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济南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济南分站 >> 本地资讯 >> 需求增速放缓 钢企准备好了吗?

需求增速放缓 钢企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国钢铁现货网 编辑:豫言 2012年02月01日 11:23:07 打印

导读: 在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好的相关性,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会拉动粗钢消费增长。有研究成果显示:投资带动的产业中钢铁排第二位,出口带动的产业中钢铁排第七位,但消费带动的前10大产业中没有钢铁。

  “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样一个基本格局没有变,中国钢铁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没有变,钢铁作为结构材料的主体地位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没有变,中国仍未完成工业化、城镇化。所以,在‘十二五’时期,中国钢铁的数量需求仍会增长。”日前,一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专家向记者这样表述。不过,该专家同时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市场需求增速将趋缓。在新的行业发展环境和需求转变的背景下,谁的应对方略转得早、转得快,谁就能取得主动。”

  “十二五”钢铁需求增速趋缓已成共识“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需求增速趋缓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专家指出,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早在2005年,供需关系的拐点就已经显现。在2005年之前,国内钢铁消费比产量高,只能靠钢材净进口满足需求;而在2005年之后的3年,我国累计出口钢材折合粗钢为1.37亿吨,国内市场的多余产能被国际市场所吸收。之后,靠出口和投资消化过剩产能已不再可行,我国钢铁行业进入了供大于求的时代。正值过剩产能应当“水落石出”之时,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所实施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又在短期内拉动了钢铁产量增长。

  在钢铁行业,粗钢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很好的相关性,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会拉动粗钢消费增长。有研究成果显示:投资带动的产业中钢铁排第二位,出口带动的产业中钢铁排第七位,但消费带动的前10大产业中没有钢铁。

  “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是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改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局面。同时,中央对地方性债务的规范,以及资金从紧的趋向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将间接影响钢材消费。因此,“十二五”期间,钢材数量增长的动力在减弱。

  另外,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值得钢铁行业关注。

  第一,根据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今年的经济走势很可能是“先低后高”。但是否会“高”出头,这是个不确定因素。目前,一些领域出现了“缓转型”、“慢转型”的倾向和苗头,一些地区的投资冲动有再度升温的趋向,值得钢铁行业关注。

  第二,虽然中央的“十二五”规划将5年GDP的年均增长预期目标定为7%,但从地方“十二五”规划来看,多数地区仍然追求加快发展和超越式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专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中国钢铁也必须转变发展方式,速度慢一点,效益好一点。

  咬定“价值”、“成本”、“敏捷”不放松长期以来,钢铁的规模效益让钢铁企业受益。开惯了高速车的中国钢铁企业,能适应需求增速减缓吗?钢铁企业在认识上和能力上要做好哪些准备?

  专家指出,首先,要改变“咬定规模不放松”的发展理念。2010年,中国粗钢产量迈上了6亿吨的台阶,达到62665.4万吨。而钢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则从2004年的8.11%,一路下滑至2010年的2.57%,处于全国工业领域最低水平。中国钢铁行业带着这“一高一低”进入了“十二五”。其实,对钢铁行业来说,挣钱才是硬道理。钢铁企业挣钱的途径包括钢铁主业实现利润,矿山公司实现利润,金融企业实现利润,非钢产业实现利润。“我们的优点是熟悉钢铁,我们的缺点是太熟悉钢铁。”专家表示,“我们要从‘钢铁生产’这一环节跳出来,把眼光扩大到整个钢铁业的活动过程,也就是产业链。因此,‘十二五’期间,钢铁企业的4个战略取向是做强做优钢铁主业、资源战略、延伸产业链战略、产融结合战略。”

  其次,要咬定价值不放松。要能够比竞争对手向目标顾客传递更多的价值,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天津钢管集团进行市场开发时,采用的是产销研一体化战略,技术先行,秉承“帮用户买”的指导思想,站在用户的角度,了解用户的想法和需求,然后将用户提出的问题反馈给公司技术中心。

  再其次,要咬定成本不放松。在传递相同数量价值的情况下,要能够比竞争对手的成本低。

  最后,要咬定敏捷不放松。要比竞争对手更敏捷地识别和把握机会,能够快速、高效地将资源(包括现金、人才和管理层的注意力)从前景不佳的业务领域转移到更有吸引力的领域;比竞争对手更加快速、有效且始终如一地把握核心业务中出现的增加收入和削减成本的机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进行革新,更快地识别、利用战略时机,更快地对顾客需求作出反应。

  寻找用钢行业新需求、新转变、新趋向“十二五”期间,中国钢铁企业面临发展的“门槛”。如何过“槛”?专家指出,要寻找用钢行业的新需求。

  第一,分析“十二五”期间用钢行业的新需求,制定钢铁企业的新目标。例如,未来5年,中国的油气管道干线建设将投资3500亿元,需要钢管1600万吨,其中天然气管道的年需求量为250万吨。钢铁企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新的生产经营目标。

  第二,寻找“十二五”期间有变革动力的用钢行业。只要用户有变革动力,钢铁就有发展机会。以造船行业为例,2011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场需求总量下降,需求结构也向着高技术、单船价值较高的船型转变。未来,海洋结构物的钢材消耗绝对量会很高,比如近期订单量增多的液化天然气船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其钢材消耗量高达大型油轮的5倍,高强度钢的使用比重也较高。

  第三,“十二五”期间,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钢铁企业可以开拓用钢新领域。例如,《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规模经济先导产业。这无疑会为钢铁行业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第四,在低碳压力下,“十二五”期间,用钢标准将会提高,减量化用钢将成为趋势。目前,建筑、汽车、家电、集装箱、工程机械等用钢行业都提出了“十二五”节约使用钢材的高强度、耐腐蚀、轻量化、长寿命、可回收性等用钢减量化要求。这将影响钢材需求数量的增加,促进钢材质量提升。

  加强“顶层设计”警惕精品过度一批钢铁企业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几大精品基地、几大优势品种、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比例等目标任务。目前来看,这些精品主要集中在冷轧硅钢、高等级汽车板、家电板等领域。对此,专家表示,精品的特点是难生产,但能挣大钱。把规模、精品作为目标没有错,但如果市场经济的“合成谬误”让精品过了度,供大于求,原本应该挣钱多的精品,也不一定挣得来钱了。

  然而,面对用钢行业产业升级的考验,钢铁企业又必须在精品上下工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须具备一些能力。宝钢的“精品 规模”、河北钢铁集团的“规模 精品”都是在探索合适的“度”。专家建议,发展规模,不能仅设计规模,还要设计全局规模;发展精品,不能仅设计单个精品,还要设计全局精品。

  第一,精品战略要有“顶层设计”。考核能否生产高附加值钢材、高附加值钢材比例有多高的时代已经终结,现在要考核的是能否经济、稳定地生产,高附加值钢材的效益,以及为用户提供的解决方案。另外,在机制方面,还要设计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

  第二,参与重大工程,跟上用户技术进步的“势”。这是钢铁企业进行产品开发的永恒主题。要想与用户技术进步的“势”同步,最好的途径就是参与重大工程。

  第三,要会“过河”,还要会“拆桥”。围绕用户行业的重大工程开发产品,重大工程的供货技术条件既是产品开发(过河)的目标,也是开发成功后设置进入壁垒的素材。“拆桥”的方法包括把重大工程的订货条件转化成标准,利用标准设置壁垒,“联姻”用户行业的龙头企业等。

  第四,精品生产,硬件、软件两手都要硬。在硬件设备水平先进的情况下,竞争能力的高低就在于软实力。

  第五,高附加值产品要在“不易复制”上下工夫,用技术差异营造核心竞争力。

  第六,产品开发要关注区域需求。不盯全国最高的,要盯当地最缺的。

  第七,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靠服务升级赢得市场。替顾客省钱,就是替自己赚钱。钢铁企业要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新点子的同时,帮助客户寻找降低成本的新点子。

  专家指出,昨天钢铁行业适应市场上规模是发展,今天钢铁行业适应市场调结构同样也是发展。转型本身就是发展,而且是更可持续的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增长效益、拓展市场空间、增进人民福祉的发展。市场变了,时代变了,发展的理念也要及时转变。

上一篇:“有价无市”钢市冷清 钢价趋平稳

下一篇:元宵后钢材价格将缓慢上涨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