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位媒体记者昨日参观了福建归真堂股份有限公司的黑熊养殖基地,不仅见到“活熊取胆”的全过程,还见证了归真堂与亚洲动物保护基金(下称“亚基会”)的短兵交锋。
当日上午,亚基会创始人谢罗便臣一行被拒绝参观。在 “专家座谈会”上,归真堂邀请了16位国内知名专家助阵,同时表示安排亚基会下午参观,而董事张志鋆则暗批亚基会居心叵测。亚基会随即召开小型媒体发布会宣称,因归真堂的不尊重和没诚意,拒绝参观。
而“专家座谈会”上,归真堂违规经营的疑团也并未消失。对于记者所提的钱山集团的创始时间及建熊场是否违规等问题,归真堂在场高管竟不敢作答。
“活熊取胆”平静遭疑
此次,通过 “活熊取胆”展示,归真堂基本澄清了在网上被第二代引流照片的误导影响,但并未完全消除外界对其是否采用麻醉技术,以及引流创口是否影响黑熊健康的质疑。
22日清晨,就在媒体前往归真堂养熊场参观前,一封疑似归真堂内部的《紧急通知》在微博上再掀波澜。
这份通知称,为应对22日和24日的参观,要求将A类熊摆放在参观路线外围,B类、C类依次往里摆放;有必要可在参观取胆汁前更改食物配方添加氯氮卓(记者注: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防止取胆汁过程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带着上述疑问,昨日上午7时40分左右,本报记者与近200名记者一起,乘坐归真堂组织的3辆崭新大巴车抵达位于黄塘镇虎窟村的养殖基地。
下车后,展现在记者们眼前的是放养区,数十只三岁以下的黑熊被放养在面积约近千平方米的场地,内有一些铁架高台、双杠、秋千等活动设施。放养区外,放置了几桶苹果、黄瓜和胡萝卜——这就是黑熊的口粮。
此刻,整个熊场很安静。本报记者注意到,这与19日记者在放养区就听到远处的大声熊嚎不同。
据归真堂副总经理、董秘吴亚现场介绍,该基地占地1200亩,目前分为放养区、生产区和繁殖区,有黑熊600多只,年产幼熊100多只,放养的黑熊三岁之后可以取胆汁。
按参观证上的A、B、C序号,记者们被安排分批进入展示取胆汁的1号熊舍,进入熊舍前被要求穿上防疫服、戴上帽子和口罩。步入熊舍,本报记者看到,熊舍内有两排熊笼,熊笼略大于黑熊身体,内有六七名归真堂员工。
引流前,归真堂的引流人员先向记者们展示了长逾十几公分、细如温度计的引流管,强调将圆的一端插入熊腹。引流时,黑熊吃着笼内前端掺加了牛奶的流质食物,引流人员用酒精棉对熊腹消毒后,将引流管插入,胆汁迅速流进量杯。
本报记者注意到,引流胆汁历时约二三十秒,整个引流参观过程约四五分钟。其间,引流黑熊表现得比较平静,专心吃食,没有吼叫。
走出熊舍,记者隔着引流区活动场门缝望去,区里几只黑熊正常爬行,未见异样。
对于网传将熊分类和添药之说,养殖场工作人员斥为“污蔑”。但他承认,22日基地人手大大增加。
参观之后,归真堂要求记者们填写满意调查表,遭拒。
亚基会愤拒参观
事实上,进入熊场的记者们马上得知,当日上午抵达归真堂报到处的亚基会创始人谢罗便臣一行,没有进入熊场。
此前7时前,谢罗便臣一行出现在归真堂指定的集合酒店大堂,被记者团团围住采访。彼时,亚基会中国区外事总监张小海告诉本报记者,他系于21日晚自北京飞赴厦门,凌晨2时许抵达惠安,一行6人包括一位兽医、三位宣传人员,正与归真堂协调上午参观事宜。
很快,亚基会遭拒的消息在微博上热传。
而昨日11时许,归真堂将参观记者拉回指定酒店,举办了有卫生部药政局原副局长张世臣、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原院长傅士垣等16名国内知名专家助阵的“专家座谈会”。
会上,主持人吴亚就亚基会遭拒一事解释称,此次媒体参观流程事先已在网站公布,记者应按此流程约定并报到,而报到关系到无管引流参观现场的秩序,“如果某个人或某个组织不按照这个流程来执行,不按照这个顺序来运转的话,试问如何能保证开放日活动有序进行?”
“针对亚基会突然到访之事,公司也很重视。”吴亚说,上午考虑到这是特殊情况,先给予登记,但要按顺序排号,“考虑到它的特殊性,我们也邀请它参加专家座谈会,至于参观基地,如果它愿意遵守相关流程,可以安排到下午,但迄今我方仍未收到对方确认电话。”
本报记者注意到,亚基会成员并未亮相“专家座谈会”,其发给本报记者的短信显示,该基金拟于13时在另一酒店召开小型媒体发布会。
会上,归真堂董事、代表澄辉创投股东方的张志鋆暗批亚基会称:“假如有些人拿着一些过去的图片误导公众的话,想影响某些部门,这个我觉得就有点居心叵测的味道。”
张志鋆还质疑亚基会称,亚基会官网仅公布2007年度财报,且2007年管理费占比高达10.1%,超过中国有关法规规定,且三年内募资成本增加3倍而募资仅增1倍,“是否意味着它做慈善却过着奢侈生活?”
由于“专家座谈会”严重超时,亚基会的发布会直至13时40分左右才开始。张小海对媒体表示,上午6时30分欲访问归真堂遭拒,万分遗憾和不解,归真堂后来改口下午邀请亚基会参观,足显其不尊重和无诚意,因此拒绝。
亚基会公关教育经理邬小仁则称,该会英文网站已公布2010年财报,张志鋆所提管理费占比等数字有偏差。
为“活熊取胆”背书
座谈会上,众多专家纷纷为归真堂的“活熊取胆”背书,张志鋆也代表创投股东方表示看好上市前景,坚定国内上市信心。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明认为,2006年之后,我国养熊场的养殖条件与20年前相比有极大改善。
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辩称,当今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仅是胆酸类中十多种成分之一,世界上仅德国和意大利合成成功,并经中国有关部门审批进入中国市场,销售良好。“但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不能代表熊胆粉的所有成分,犹如树木与森林的关系,不能以偏概全。”
介绍自己身份时,卫生部药政局原副局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司原司长张世臣强调自己是北京中国医药大学教授,从事科研30多年,“曾做过一段公务员工作。”
张世臣认为,养熊取胆在中国的法律框架下是合法的。他指出,我国养熊取胆自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当时法制不健全,存在插管子、穿铁背心等现象,遭动物保护组织抗议后推出第三代无管引流技术,“现在是无痛取胆,应看到我们在进步,但这还不够,还要推出微创技术减少黑熊的痛苦,当然有人工替代品更好,但并不能完全替代。”
而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项目起草人周荣汉则认为熊胆是个分泌物,目前引流跟挤牛奶和婴儿吸母乳类似,而养熊不仅是繁衍和保护物种,还要为人类所用,“资源保护的目的就是利用,没利用就没价值!”
会上,本报记者问及,卫生部1993年8月规定不得开办养熊场,而归真堂前身福建钱山特种动物养殖公司系于1993年成立,成立月份信息从未显示,是否涉嫌违规?对此,吴亚与归真堂副董事长蔡先生无法回答。
此外,本报记者又问,国家林业局规定2009年之后不得审批养熊取胆项目,为何归真堂拟上市募资推动虎窟养殖项目?对此,吴亚称,该项目系于2008年筹备,2009年上半年审批并陆续开始建设,2011年搬迁至此。
他辩称,钱山养殖和归真堂生物是不同企业,均是国家主管部门审批的合法经营企业。
蔡副董事长说:“动物的福利高于人类的福利或动物福利与人类对抗,这都不是人类的方向,所以今天这个发布会是返璞归真的会议。”
中国钢材网观点: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熊出没注意》,也许对于熊也会拍电影的话,它们一定会拍一部《砖家出没注意》。这或许是中国的一个特色,在任何争执的事件或者领域,都可以看到“砖家”活跃的身影。只是不知道,这些“砖家”们是处于良知说出这种话,还是摸着鼓囊囊的口袋说出那些“磨灭人性”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