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大雨方歇,刚过处暑的苏北大地退却酷热,开始泛起了微微凉意。
浩荡长江边,一边是芦苇丛丛,一边是“乌江十里造船带”连绵不绝的门吊和船台。在这一带,有一群人背井离乡,从全国各地汇集在一起,日日穿梭于门吊与船台间,忙碌于日渐成形的船体上,挥洒着青春与汗水,用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艘艘乘风破浪、驰骋江海的大船。
乘着微凉的江风,本报记者走进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开发区的乘浪船厂,感受造船工人的苦乐生活与艰辛心路。
“施工队长”盼望回家
在乘浪船厂,记者最先见到了小何。这个重庆男人,黝黑瘦小,笑起来还有一对酒窝,很难想象他就是这里的现场主管,同时也是三百多名工人的“包工头”。
“原来我是老家一个国营船厂的工人,那时候厂子不景气,每个月才发三百块钱。”为了生计,2005年,他扔掉了国营船厂的“铁饭碗”,成为“离乡潮”中的一员。
“最开始在浙江干,那边船厂多。”说起在浙江的生活,小何感触良多。“那时就像在打游击,哪个厂招人去哪里,造一条船就得换一个厂;电焊、装配,什么活都干过。工资是比呆在老家高多了,但老感觉不踏实。”他说。
2007年,小何迎来人生中的转折点。“当时听说乘浪的南老板要在南京开一个新船厂,在找施工队。我一合计,手里有点积蓄了,对造船的各种工作也熟悉了,与其跟着别的工头干,不如自己招人组一个施工队。”
就这样,他咬牙将几年辛苦攒下的钱都拿出来,建起了自己的施工队,来到南京。“这几年就一直呆在乘浪,我的施工队也从最开始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两三百人了。”他指着面前船台上在建的一艘船,笑着介绍:“这条船上就有我的70多名工人。”
“不过造完这条船,我就不准备干了。”他叹了口气。他的话让记者感到很惊奇,他才三十多岁,施工队发展形势也很好,不应当想到离开。
“今年工人工资普遍提高了15%-20%,但是我承包的价格没变。就拿现在造的这条船来说,利润就少了30%。”
利润少了是一个问题,而另一个问题更让小何萌生退意。“工人工资一直在涨,但人却越来越难招,我队里今年也有不少人回老家不干了。”
分析其中原因,小何认为:“现在内地与沿海工资差距缩小了,在我老家一天工资也只比这里低十几块钱,那他们当然更愿意留在老婆孩子身边。还有一些人出来打拼了几年,攒了点钱,也想回家了。”
“这些年不怎么顾家,现在父母老了,孩子大了,放不下他们啊。现在老家船厂也很多,该是时候回家了。”看着远方,小何感叹。
“技术人才”心系儿子
见到张有为的时候,他正从船舱忙完出来,橘黄的工作服上沾满了点点油污,双手也是脏兮兮的。虽是阴天还伴有江风,可他的额头却沁着滴滴汗珠。
小何一看见他从船舱下来就招呼记者:“你也问问他,他是我们这里收入最高的技术人才呢,是我们的船体装配技术指导,也是我的老乡。”
懂行的张有为虽然对船体拼接了如指掌,可面对记者的提问却很是羞涩。这个看起来只有30岁的“大男孩”断续告诉记者,今年他其实已经40岁了,从16岁当学徒算起,从事船舶装配相关工作已经差不多25年了。岁月留情,并未在他的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前20年,他在老家重庆的一家港机公司工作。2007年,工厂倒闭,为了让刚满一岁的儿子过上好日子,他只能跨上行囊,背井离乡,追随小何漂泊江浙。
“到乘浪已经3年多了,这是我在这造的第四条船。”张有为指着面前正在打造的大船慢慢打开了话匣。记者看到,船体的拼接基本完成一大半,透过一个小小的船舱窗户,不时蹦出几点焊接时的火星,刚才他就是在那里面指导工人焊接。张有为告诉记者,大概还有一个月,整个船就可以拼接完成了。记者知道,那上面每一个焊缝和焊点,都有留下他的汗水。
“现在一个月收入差不多8000元,在这里的工人中应该还算不错,比起2007年之前在老家,更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前年,儿子大了些,我老婆也跟着过来在船厂当仓库保管员,一个月有一两千元,我们的生活开支主要靠这。我的工资嘛,就留给孩子上学读书。而且老家的房子太小太旧了,我们还想买个新房,让孩子生活环境好些。”
记者问他想不想儿子老家,张有为眼一下就红了:“从儿子出生到现在快6岁了,我陪他的时间真没几天,5年来只能春节回去见见他。昨天,他在电话里跟我说,爸爸,你好久都没回来了,我又长高了。我听了后心里挺难受。我一心为了他,你说我怎么能不想他?年底,我就准备让老婆先回去照顾他,我一个人在这边打工,等赚够了钱,也回老家,天天陪着儿子!”张有为憧憬着未来。
“船厂玫瑰” 苦中有乐
巨大的船壳下,不断闪耀的电火花映照出一个娇小的身影。这是小何施工队中的一位女电焊工,小王。宽大的工作服模糊了男女差异,巨大的电焊面具彻底遮住了她的脸,只有一个黑亮的马尾辫显示出她的性别。
印象中船厂应该是男性的世界,没想到这里还有女工。记者拿出相机,想拍下这朵“船厂玫瑰”,但她发现后却羞涩地往船壳下缩了缩。
“小王,你违反纪律了,快出来。”看出记者的采访意图,小何开玩笑地朝这位女工叫,周围的工人也都笑着看过来。
“你骗我。我不出去,别采访我。”小王拿下电焊面具,嗔笑着回应,转身又开始工作。但经不住小何和记者再三邀请,这位害羞的女工还是从船壳下出来,和记者聊了起来。
“其实我们队女工还挺多的,电焊工差不多一半都是女的,我们这条船有十几个吧。”小王解开了记者的疑问。“我老公到这个施工队后,感觉工资不错,包吃包住,工作稳定,就让我也来这里工作。其他女电焊工也都是跟着老公来的。”
虽然家乡之外的世界很陌生,但为了能够一家团聚,这些女工们毅然来到了船厂。“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工头说电焊好学,我就学这个了。确实也不难,只要手拿稳,自己小心点,就不会出事,现在我已经很熟练了。”小王笑着说。
说起生活的细节,小王就没那么羞涩了,话多了。
“上个星期天热的时候,船壳子里面至少五六十度,不是人呆的地方啊。还好一年中热的时候不多,冬天电焊还挺暖和的。”
“队里包吃包住,不过我们有时候也自己做,毕竟好吃一些。放假的时候去城里面逛一下,好不容易出来了,多看看嘛。”
“趁现在还年轻,我们夫妻俩多攒点钱,以后就能更好地生活。”在小王身上,记者看到“船厂玫瑰”们的柔韧:家庭是她们赖以生存的泥土,而生活的重担不会压倒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