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消息称,代替汽车产业“十二五”规划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 2022年)》(下称《规划》)的出台时间从此前的7月延至年底。
本周,《华尔街日报》进一步报道称,总理温家宝在5月底举行的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称,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目前并不是十分明确。相关人士表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四部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之间就发展的路径、补贴方向等细节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
企业的反应也不一,一方面,德国大众汽车与一汽集团及上汽集团日前签署了支持在华合资厂开发电动车的声明;另一方面,就在一年前还言必称“新能源”的比亚迪汽车则开始转向了“涡轮增压”这一传统技术车型的开发与推广。
四部委目标尚不统一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主管电动车的四部委对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及财政分配等问题都还存在分歧。其中,工信部基于销售、能源网络等产业化基础现状考虑,倾向于节能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和新能源汽车(包括充电式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齐头并进;而科技部则基于要“弯道超越”欧美日发达国家的思路,倾向于“优先发展电动车”。
比亚迪转而带“T”
原本预计于7月出台的《规划》及“千亿补贴”政策依然浮在空中。7月以来被爆炒的新能源企业股价又重新回复原位。
技术路径的分歧直接导致了国家新能源补助资金的发放方向与获益企业类型。而汽车企业由此做出的选择则十分的耐人寻味。
作为大运会的官方指定用车供应商,比亚迪将为大运会提供200台电动大巴和300台电动出租车。不过与去年11月世界电动车大会上提出的“要做城市公共电动化解决方案的头号供应商”不同,今年4月上海车展,比亚迪展台主展的新车及其搭载的“自主研发动力系统”悄然变为了“直喷+涡轮增压+双离合变速器”,与大众汽车(T SI+D SG )的王牌动力总成系统技术路径如出一辙,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比亚迪除微车外的车,都将搭载全新动力系统。”
从目前现实市场的销售水平来看,以国内最早发布新能源轿车车型的比亚迪为例,其在6月的《招股说明书》中承认,进入商业推广阶段两年多来,国内首款新能源轿车F3D M仅销售365辆,比亚迪首款纯电动汽车E6仅销售53辆。整个新能源车在比亚迪全年汽车销售收入中占比不足0.2%。
不过,包括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及北汽集团在内的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却都于近期发布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计划。至2012年,一汽集团计划新能源轿车产销量达1万辆,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投资98亿元打造8款新能源车型平台;至2015年,上汽集团新能源产能规划将达30万辆;而北汽新能源规划届时则将达到15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