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高位回落 输入性通胀压力或缓解
全球大宗商品经历年初较强劲的一波上涨,上行压力逐渐加大,2月中旬步入高位回调期,而日本突发灾难更是令市场恐慌情绪弥漫,导致近日大宗商品跳水。专家认为,大宗商品的高位回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全球商品进入回调期
近期,国际原油自高位回落,纽约黄金、伦铜等龙头商品均现跌势。据记者统计,自日本地震发生后,短短三个交易日纽约原油下跌5.4%,国际黄金下跌1.37%,日胶下跌15.95%,美黄豆、美小麦、美玉米下跌均超6%。
上海中期分析师李宙雷表示,“由于日本发生罕见大地震,并由此产生核泄漏危机,市场担忧原本脆弱的全球经济将受到较大打击,这成为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首要因素。”
业内专家多认为,实际上在日本地震之前,大宗商品已经整体进入了回调阶段,地震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在短期内加剧商品跌势。
李宙雷分析称,此前连续大涨的伦铜,投机泡沫较为浓厚,尽管目前处于铜的传统消费旺季,但是连续上涨透支的基本面导致其成为发生恐慌时资金抛售的首选。棉花、豆类等农产品价格的下调也是回归基本面的表现。另外,在自身基本面疲软的情况下,化工品的走势显得更加疲软。
展望未来,专家认为,短期内商品调整仍将持续,但随着需求的恢复,或将出现新一轮反弹;不过因缺乏题材炒作,商品很难出现极端大涨,可能维持震荡格局。
“近期由于市场预期有大量日元回流本土支持灾后重建,日元表现得非常坚挺。但是鉴于日本经济的复苏前景,日元后市贬值的可能性较大,这将导致美元被动升值,从而对全球大宗商品也有一定的打压作用。”永安期货分析师郑若金表示。
输入性通胀压力或缓解
大宗商品的高位回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分析人士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导致国内原材料价格下降,进而促使终端消费品价格的下跌,进而缓解国内的通胀压力。”
国内通胀压力若得以缓解,将稳定投资者对政策的预期,从而提振股市信心。时富金融商品研究经理邵涛认为,一旦通胀压力减小,市场对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以及再加息的预期将会降低,央行控制信贷的严格程度或将一定程度得到缓和。这对股市也是利好,因为国内货币流动性的收紧程度会有所降低。
招商证券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为实现抗通胀目标,货币政策趋紧;一旦通胀压力有所缓解,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或将削弱,这将刺激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对股市有所提振。”
本网视点:日本地震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已经渐行渐远。中国钢材网认为,目前中东局势再陷紧张,国际油价再度逼近100美元。看来,日本地震也争不过中国局势对国际油价的影响。新一轮输入型通胀或者再次拉开序幕,抗通胀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