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翘首盼望下调存准率,银行、投资者、地方政府与企业能皆大欢喜。没有一个政策能够做到让所有利益团体受益,货币政策只能顾及主要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报告显示紧缩货币已经见效,考虑到全球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央行可能差别式下调存准率,以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对于银监会而言,采取行动抑制短期理财产品。
据报道,11月16日,多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发行一个月及其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银监会担心银行过度依赖短期理财产品揽存,造成存款在月初、月中、月末大幅震荡,诱发流动性风险。
上述两个措施的实质是为了降低存贷款实际利率。下调存准率释放出贷款实际利率下行的信号、央票一年期发行利率下降以及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短期利率下行,已经现出实际利率下行端倪。
抑制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实质是抑制实际存款利率。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报告,2011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而在2010年的12月,M2增速曾经高达19.7%。到今年10月末,M2增速降至12.9%,低于正常年份的水准。银行存款下降,而表外的理财产品上升,央行报告强调,金融创新分流存款使货币供应量低估,主要包括非金融类存款、住房公积金存款、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产品以及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存款,尤其是表外理财产品余额为3.3万亿元,同比大增45.7%。
短期理财产品是储户应对负利率的手段。2010年2月,中国出现后金融危机时代首次负利率,此后随着通胀率上升,负利率区间一路扩大,储户存款等于丧失财富。储户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存款搬家,投资证券、债券、艺术品等市场;二是追逐短期理财产品,实现实际高利率,跑赢通胀的短期理财产品相当于一次性加息8次左右,并且风险小于证券等市场,投资者自然趋之若鹜。对银行来说,也有好处,到期将表外的理财产品转入表内,银行存款大幅提升,拥有放贷空间,而短期理财产品有很多是信托等产品,银行处于强势地位;如果达不到预期收益,银行根据合同可以免责,投资者无可奈何。所谓进可攻、退可守。
理财产品泛滥、实际利率提升带来流动性风险,这是事实。但更大的风险是人为抑制利率,让所有的投资市场都成为财富抽血机,使民间财富成为资金坐庄者的猎物,使多数普通投资者 “黄世仁进去,杨白劳出来”,失去消费能力。毋庸讳言,我国的诸多市场成为抽血机,证券市场是如此,很多艺术品交易市场也是如此。民众之所以追捧理财产品,原因就在于希望赚取跑赢通胀的安全钱,要求并不高。
如果银监会控制短期理财产品,相当于下调存款利率,如此一来,贷款者就可以低息贷款,银行可以降低成本与风险,看上去一本万利。但是,他们忘记了最重要的一条,投资者可以用脚走路。玩不起就不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资金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国外,或者变成黄金窖藏起来,成为对扭曲的金融价格最好的控诉。
要控制流动性风险,最好的办法是下调存准率,同时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缩小负利率空间,直至消灭负利率,使民间资金自愿回流金融系统。
事实上,我国的利率控制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是基本失效的,民间借贷高利率瓦解了央行控制贷款利率的努力,除了极少数政府力保的大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无法甚至连银行都不愿意在高准备金率下财富大幅贬值,任由票据、担保公司、介入委托借款等,获取高息收入。而低存准率导致了表外投资盛行,民间资金四处出击,从炒房、炒煤到炒金,一脚跨出三界外,银监会对民间金融有意视而不见,或者鞭长莫及,利率失衡、监管不力导致目前民间高利贷市场岌岌可危。
央行年底前下调存准率是适时之举,但在负利率时代严控实际利率,堵塞投资之门,无异于掠夺民财。自以为是的财富大挪移之举,必然以民间金融泛滥的方式,遭到更大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