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2011冶金矿产品会议”上透露的一则消息引发媒体关注: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多年来由中钢协与五矿商会协调解决。未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层级会有所提升,商务部将承担整顿进口铁矿石市场秩序的重任。
虽然商务部代替中钢协出面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乱象将让铁矿石价格谈判由行业层面转向国家层面,执行力也随之提高,但不少受访专家表示,随着三大矿山推行季度定价措施的落地,长协价与市场价的差距不断缩小,即使相关部门插手亦很难改变当前局面。这意味着,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现状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相关部门还要打一场硬仗才能平息乱象。
铁矿石进口乱象丛生
“我国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钢铁产业大而散的局面导致钢厂的谈判能力被大幅削弱,加上一些钢厂私下与矿商签订现货采购合同,导致国内钢厂对外议价能力不强,存在盲目进口现象;另外,铁矿石长协价与现货价并存,造成市场价格混乱,影响了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表示,价格问题是我国铁矿石进口面临的最大问题。
中钢协会长、武汉钢铁集团董事长邓崎琳曾用“一盘散沙,各自为政”来形容中国钢铁业的现状。其中一个显著例子就是,我国1000多家大小钢厂,在面对高度集中的三巨头时,各自打着如意算盘:一边是宝钢牵头、中钢协统筹的铁矿石谈判小组在谈判,一边是部分钢企在长协谈判还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已经和三巨头订下合同。
对此,中钢协曾与五矿商会联手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包括削减国内铁矿石进口商的数量,并于2008年2月公布了《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贸易秩序自律公约》,提出要执行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和对进口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但是相关细则却一直拖到去年4月份才缓慢出台。
2010年4月,中钢协联合五矿商会共同发布了《2010年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实施细则》、《进口铁矿石合同定期上报登记及其流向登记备案规定》三份行业自律性文件,但其后的整顿进程仍旧缓慢。
一位业界人士以调侃的语气告诉本报记者:“中钢协关于进口铁矿石市场整顿的文件之所以最后都不了了之,正是因为进口市场中的企业都比中钢协有能力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表示,总体上来说,目前铁矿石的经营秩序是能够保障我国钢铁生产规模需要的。不过,在生产和贸易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首要因素是三大矿山企业改变了传统的定价模式,采取新的月度、季度定价,从而造成了市场的混乱。”姚坚说,“此外,国内也确实存在贸易商和制造商资质管理和协调经营的问题。”
分析师指出,铁矿石的进口品位下降问题亟待解决。2009年上半年,曾有超过半数的进口铁矿石质量不合格,而跨过2010年门槛,进口铁矿石“依然含水量偏高”,类似这样的质量问题频频发生。
记者了解到,中钢协还在推行制定《进口铁矿石质量标准》,对进口铁矿石的品位、含水量、含硫量等质量方面进行规定,不合标准的矿石将被禁止进口。
部委出手也难搞定
“商务部接手中钢协,整顿中国铁矿石进口反映出铁矿石价格谈判已经由行业层面转向国家层面。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即使由商务部来接手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其成效也极其有限。三大矿山推行季度定价措施已然落地,长协价与市场价的差距不断缩小,即使相关部委插手亦很难改变当前局面。”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说。
一位业内人士也对记者坦言:相关部门对占进口份额大头的那些钢厂能有多大的影响力还是未知数,毕竟市场秩序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的事情。
姚坚在回应相关问题时强调,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行业协会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在市场协调及制造商和贸易商的协调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包括工业与信息化部、交通部等相关部委也积极参与到协调过程中,因为它涉及钢铁产业发展的整合,涉及口岸矿石堆放、存放的问题。我们相信,在有关协会的管理之下会有进一步健康的发展。商务部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主管部门,也会关注铁矿石贸易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现象,及时给予跟踪和指导,包括给予两个协会合理的建议。”姚坚说。
针对铁矿石进口市场存在的问题,苑志斌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加快钢铁企业联合重组,通过做大规模争取在铁矿石谈判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二是加大国内钢厂“走出去”步伐,鼓励国内企业去海外勘探、开发铁矿资源,拓展铁矿石进口渠道。三是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取缔小高炉,压缩不合理产能导致的铁矿石需求。
但某业内人士表示悲观:“其实,以后进口铁矿石秩序是个伪命题了,随着现货矿和协议矿之间的差距缩小,政府整顿进口秩序的积极性不如以前高了。现在铁矿石进口秩序中的各方角色和以前一样,变的只是两矿的力量。协议矿不再那么诱人,倒矿也就没那么大的利润,所以,现在喊打铁矿石进口秩序,也就更加苍白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