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济南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济南分站 >> 本地资讯 >> 工程机械:2011年市场的风往哪里吹

工程机械:2011年市场的风往哪里吹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编辑:管理员 2011年03月03日 16:50:10 打印

导读: 但无论如何,这些数字对于工程机械企业和用户来讲,都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虽然工程机械的采购在这些数据中只能分得一杯并不太多的羹,但是这足以使得整个行业为2011年感到欢欣鼓舞。

  2011年,水利新开工重大施工项目将近500个,项目总投资额近2 000亿元;

  铁路新开工重大施工项目70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7 000亿元;

  除此之外,公路、能源、化工等项目的投资方案也已拉开。

  不同的施工项目拉动的是不同的产品类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摊铺机,这些市场销量及保有量较大的产品在2011年所面对的市场有共性,也有不同。

  但无论如何,这些数字对于工程机械企业和用户来讲,都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虽然工程机械的采购在这些数据中只能分得一杯并不太多的羹,但是这足以使得整个行业为2011年感到欢欣鼓舞。

  挖掘机 充分竞争态势明朗

  2010年以来,国家在公路建设、房地产建设、铁路建设等领域的巨额投入直接拉动了市场对挖掘机的需求。据统计,2010 年1-12月,全国共销售各类型液压挖掘机165 804台,同比增长78.25%,创造了历年最好成绩。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市场最大的产品,2010年挖掘机的市场“井喷”现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巨大的市场惯性,以及连续的政策推动将继续促进2011年挖掘机市场的快速发展。

  虽然在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压力下,工程机械行业的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国家将在未来10年投入4万亿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无疑会缓和上述压力并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出口市场回暖,也将给挖掘机生产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挖掘机将成为工程机械产品中的重点发力对象,直接带动工程机械行业实现高速增长。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预测,2011年中国挖掘机市场销量将达到19万台,同比增长15%左右。这将进一步刺激企业在挖掘机产能方面的投入。

  本土企业中,2011年三一重工预计挖掘机产能将达到3万台,同比2010年提高1.5倍;徐工、柳工挖掘机产能都将超过1万台;厦工、玉柴计划上马年产挖掘机过万台项目和年产5 000台中大型挖掘机生产线项目;而熔安重工、五粮液普什重机等新入行企业计划全面投产后产能突破1万台。

  随着市场的继续扩大,产能的不断提高,如何解决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2010年国内挖掘机市场,中国本土品牌共销售46 928台,虽然11家国内主要制造企业2010年销量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一倍,但其中外资品牌约占71.7%,国内企业仅占了28.3%。

  面对巨大的市场空间,建立研发中心,注重技术创新;加强新产品研发和整机技术性能的提升;注重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向混合动力和智能型挖掘机迈进,对提高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将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时,零配件仍将是制约国内挖掘机企业拓展的关键因素。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秘书长李宏宝认为,国内挖掘机企业的发展已被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问题所严重掣肘。虽然行业分会通过与国家各部委合作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国内企业也加大了自我研发生产力度,但今后的2~3年内行业仍将处于发展的瓶颈阶段。现时只能通过与国外关键零部件厂商建立更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达成一定形式的战略联盟,才能更好地保证产品供应率,拓宽未来市场。

  针对现有不足,国内多家主机生产企业正在或者已经找到了短期内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方法。例如三一重机,通过与国外知名零部件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开发专供三一挖掘机的零部件,提升产品的性能。同时,企业应加强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提升零部件的自有比例;推出满足欧Ⅲ、欧 Ⅳ排放标准的节能环保型挖掘机,提高产品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丰富产品功能;全面提升产品整体可靠性,逐渐缩小与欧美产品品质间的差距,逐步对现有机型进行升级换代。

  面对今后市场预期,李宏宝提到,现在国内挖掘机产能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企业不断扩大产量,行业外企业的大量涌入,都增加了行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如何合理规避市场风险,避免恶性竞争,是企业在迅速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装载机 展现稳健身姿

  在中国工程机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整体利好环境下,2011年,我国铲土运输机械行业或将以一个平稳的姿态,推开“十二五”开局之门。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预测,铲运行业中市场容量最大的装载机,2011年的增长幅度将达到8%~12%,装载机市场又将回归冷静。同时,国产装载机凭借明显的价格优势以及相对过硬的产品品质,进出口形势也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一路看涨,国外装载机市场将被进一步打开。

  面对平静且仍然向好的发展路径,装载机企业始终遵循传统的扩大产能、加大投资、向全系列、多功能发展的宗旨。2011年1月,柳工装载机月产突破5 000台,销量突破3 800台的历史新高就是行业规模持续扩张的最好例证之一。在装载机龙头企业热火朝天的变革下,行业的生产能力还将得到全面升级,国产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逐步提升。

  专注于产能提升的同时,行业也应注意到由此所引发的过剩危机。目前,企业对于产能的追求是一种市场行为,产品的产出比绝大程度上是依照市场需求进行调配的。即使在较小范围内发生了过剩现象,市场也会自行调节,企业也迅速洞悉市场表现,并随之变化,因此,就现今趋势来看,产能过剩应引起行业和企业的重视,但这并不足以影响整体的发展策略。

  2011年,装载机企业仍然以传统的模式发展,技术研发领域将顺应国家方针政策,紧跟市场步伐,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产品研发,力争在节能型装载机领域形成新的突破。但同时,由于工程机械设备所面临的工况较为复杂,能够适应不同条件正常运行本身就存在一定困难。加入节能元素后,依然要保证不同工况下的节能指标,这就对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产品设计阶段,行业企业更多的是重视节能理念的运用,为后期方向奠定基础,但对于实际成效的追求还应循序渐进。

  此外,目前对于大型甚至超大型设备的追求过于明显,影响了企业的理性研发,这将对行业未来的产品推广方向产生制约。所以,在2011年,企业应谨慎面对对于大型化的热捧,应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有针对性的研发赢得市场先机。

  同时,由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对设备在不同工况下实际运行数据的细节研究较为薄弱,企业研发缺乏专业依据,严重限制了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面对这一较大问题,企业应着力开展数据统计工作,通过对不同曲线间制高点的研究,寻求最佳产品应用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及工作效率。

  2011年是广被看好的一年,作为工程机械行业需求量较大的机种之一,装载机呈现出的繁荣或是平稳趋势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本质的影响,所以,各大企业应协同作战,理性开拓,打造装载机领域的完美2011。

  推土机 充满变数的一年

  “10%”,在对推土机行业进行2011年增长率预测时,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秘书长尚海波给出了一个看似较为低调的数据。然而,在这看似平稳增长的数据下面,推土机行业的2011年可谓暗流涌动,充满了变革的气氛。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对水利改革发展的意义,“十二五”期间水利发展有望迎来高峰,这对推土机行业的拉动效果最为显着,因此可以说行业迎来了一个可谓高峰的发展机遇。

  从行业趋势来看,整个行业的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准入门槛也会越来越高。现在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山推为龙头企业,多家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除了山推具有绝对的市场优势以外,其他企业规模都不足够强大。因此,行业整合的可能性非常大。目前,并购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在行业内快速取得优势地位的手段之一,兼并一个公司后,新企业本身拥有的资本就会直接注入到该企业中,在这一基础上再增加投入,能够事半功倍,加速规模扩张。

  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2011年年初,柳工并购波兰HSW工程机械部门。据了解,HSW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机械产品便是推土机,借鉴其推土机产品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并应用于自己产品的生产,是柳工这期并购的目的之一。这起收购不仅对其推土机业务具有促进作用,也具有技术整合、市场开拓和形象建设等战略意义,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其世界级企业目标的重要举措。

  产品价格是2011年尤为值得关注的市场要素之一。由于中国推土机价格相对较低,利润比较薄,在物价和用人成本上涨的前提下,产品价格上涨成为一个必然趋势,目前,行业协会和企业都在就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但是决定性因素的仍然是市场。推土机行业的竞争格局导致了产品价格提升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对于占据绝对市场地位的山推来讲,如果不提价,那企业所承受的压力将是最大的;如果提价,其他企业就有可能趁机抢占市场份额。如果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率先提价,又不能使其他企业产生共鸣,则很有可能失去竞争优势。

  随着行业发展的进一步成熟,用户及代理商将更加关注产品的售后服务及维修等方面,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将更加清晰。从这个角度来讲,产品价格只是他们选购产品的一个方面,不会起决定性作用;对于主机厂来讲,将观念从单纯销售产品转变为提供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及服务,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途径。

  在海外市场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好转,2011年行业进出口必将有所提升。推土机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高,中国企业的掌握程度也相对较高,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又有价格优势,因此中国产品,特别是山推等龙头企业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

  平地机 技术突破迫在眉睫

  在铲土运输机械的几大主流机型中,平地机始终扮演着小而精的角色,其凭借着高端的技术以及过硬的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和口碑。但是长久以来,平地机的销量基数较小,这就决定了其市场份额并不会大幅提升。尽管在2010年受到行业整体环境的推动,平地机实现了超越式发展,但是,2011年这一局面也许不会被重演,平地机将以稳步增长的趋势,打好接下来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方面,由于受到国外项目建设、工况条件以及客户使用习惯等的影响,平地机在国际市场的增长步伐较快。从2010年徐工首次出口国产最大型平地机开始,就标志着国产平地机已经向高端市场发力,其出口形势将不断走高。国内企业也应紧抓这一机遇,在协同合作中逐步推进平地机的国际战略。

  对于国产平地机来说,本土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以及市场基础,但是我们却无法在这一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快速提升,这将是平地机行业需要长期攻克的困境。

  目前,一些规模较小的低端企业会采取低质低价的战略方针,力求迅速占领市场;一些中端企业,在相对提升了品质的同时,为了保证市场份额,也采取着低价政策;对于平地机的一线企业来说,价格与品质的矛盾就将愈发凸显。无论是市场的要求还是企业实力的推动,行业都将向高端领域发展,但这其中高质能否高价或者高质能否中价成了最大的问题。平地机的现有价格不仅约束了企业在整机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方面的较好应用,而且也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绊脚石。因此,近几年中,平地机的价格提升将成为常态。但同时,上涨幅度将根据市场可接受的程度逐步调节。

  在专注于前沿市场的研发之外,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的竞争也毫不逊色。后市场时代的来临,标志着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但在这一领域中,本土企业的意识和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还较大,企业应充分利用提升的空间,完善服务体系及流程,甚至引进或开创一些新的模式。目前,在配套件维修方面,连锁或现场维修以及全品牌式维修的日益盛行改变了用户的固有认识,推动行业向更为完整的模式发展。

  此外,由于市场不断成熟,用户也更加理性,行业企业在敏感于价格的同时,更加注重品牌的价值,很多新的理念也在行业中得到了实现。企业不仅通过原有的优势项目带动全线产品的价值提升,甚至通过打开一些大众化的行业来获取发展的捷径。而品牌效应得到发挥后,整个企业又将受益,更深层次的品牌建设被不断体现出来。

  在未来的发展中,平地机乃至整个行业都应不断汲取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用满腔热情开创全新的发展路径。

  压路机 产能仍有合理扩大空间

  随着“十二五”规划“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出,国家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将坚持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在继续保持适度规模和速度的环境下,国内压路机市场有望在2011年持续发力。

  得益于“十一五”期间国家在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大规模投入,以及“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施,使得受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影响很大的压路机行业得到显着增长,实现了连续5年正增长的局面。2010年压路机市场更是火暴,1月份便创下了月度同比增长率最大值。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初步统计,2010年1-12月压路机销量超过2.5万台,同比增长36%。

  大涨之后未必大落。与2010年的火暴形势不同,作为“十二五”规划起始之年,2011年伊始国家即加大了宏观经济调控力度,但主要针对国内物价增长过快、房地产价格过高、降低通胀率等方面。在外需疲软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加快城市化建设,继续大力扶持制造业发展成为国家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城市交通网建设和改善维持高位、水利建设十年规划出台无疑将继续拉动压路机市场发展,而伴随着公路建设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压路机市场将迎来新一轮需求。同时,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特别是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刚性需求,将为我国压路机出口带来更多的机会。

  2010年各类型压路机销量同比上涨是市场呈现的一个显着特点。机械式单钢轮压路机由于其较高的性价比,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近年来工程项目不断开工建设,吸引大量个体承包商加入,其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也大幅度推动了机械式压路机的增长。考虑到2011年施工项目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销量结构可能会出现变化,液压式压路机得到市场认可并取得快速发展,但以机械式压路机为主的市场格局基本不会有太大改变。

  在2010年举办的bauma China展上,本土品牌压路机在外观质量上较以往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可靠性方面仍与国外品牌有一定差距。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秘书长吴竟吾指出,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一方面受国内现有工业制造水平限制;另一方面,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仍需改进和加强。现在很多压路机生产企业选用了与国外产品相同的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但往往因为一般零部件的问题而影响整机可靠性。完善整体质量,提高售后服务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产品可靠性方面的不足。

  在良好的市场形势下,各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抢占市场,但受品牌结构影响,2011年压路机市场很可能延续徐工科技、一拖洛建、江阴柳工、山推股份以及厦工三明占据市场前5的格局。针对产能过剩问题,吴竟吾认为对于压路机行业来讲,压路机产能过剩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但生产企业应合理扩大产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加快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研发生产、淘汰落后产品,提高成本控制水平是企业发展的重点。随着产品技术的提高、可靠性的增强,在深挖国内市场潜力的同时,要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汽车起重机 积蓄力量应对平稳增长

  随着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而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接近尾声,我国工程起重机在2010年的表现也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变为平稳发展。2010年5月以后,起重机增速下降幅度达到每月5%~10%,我国起重机行业的步伐正在逐步放缓。那么,起重机行业是否已经走入了突破瓶颈期,还是在接下来的腾飞之前总有片刻喘息?2011年,我国起重机尤其是占有最大份额的汽车起重机将何去何从?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二五”规划强调,预计至 2015年,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将达到9 000亿元,2011年至2015年每年将递增约17%。在这一持续向好的整体大环境下,2011年,我国起重机行业的发展将以低于爆发式增长的趋势稳步上升,其增长幅度将达到20%~25%,其中,以汽车起重机的增长为主。

  而汽车起重机这种繁荣的市场表现也必然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及贡献。徐工、中联、三一、柳工等几家国内汽车起重机企业,其产销量占到起重机行业的80%以上,集中度的提高将有助于起重机行业的发展,也为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起重机行业的乐观需求下,汽车起重机在技术方面将向大型甚至超大型领域发展。目前,市场中已拥有1 200 t级超大型全地面起重机,并且产品性能已经到达国外的先进水平。大型设备的市场空间仍然较大,市场需求更为明显。2011年,行业将紧抓机遇,继续拓展大型起重机的生产实力,革新技术水平,提高质量品质,通过大型化的发展模式,带动一个企业、整个行业的实力升级。

  而在明确了发展方向之后,始终制约着前进脚步的行业顽症也应引起重视。2011年,关键配套件问题仍然突出。目前,我国超大型起重机无论是板材还是管材都需要进口,这就使企业成本、生产能力等受到限制。但是关键配套件的国产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短期内无法实现快速且实质的突破。所以,企业应积极采取合资等合作方式,循序渐进推进我国关键技术的提升。

  此外,产能过剩这一热议话题也应促使起重机行业引以为戒。虽然目前汽车起重机行业并未出现较大的产能过剩隐患,各大企业仍然通过新建厂房,开发场地等手段不断储备能力。但同时,企业应意识到此问题,在增强能力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实时调控实际产量,避免出现库存过多所引发的供需比例失衡问题。

  2011年,汽车起重机行业可能会摆脱迅猛增长,保持稳步之势,但是或许这也正是企业及行业积蓄力量的契机,厚积而薄发,我们期待着汽车起重机行业的踏实迈进。

  履带式起重机 能源东风催动快速发展

  2010年,随着风电、核电等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履带式起重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千吨级履带式起重机的诞生,不仅使我国彻底摆脱了该类型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大大增强了中国大吨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从实质上提升了“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度。

  借助2010年的迅猛势头,2011年,履带式起重机将继续发力市场,通过行业一线企业的带动,在产能、技术以及市场等方面形成有效突破。

  2004-2010年,中国履带式起重机行业可谓实现了跨越梦想。其中,2008年达到了峰值,履带式起重机销量为1 600多台,而2010年市场需求同比增长60%。2011年,尽管受到货币政策、项目建设等因素影响,履带式起重机的增长步伐将逐步放缓,但预计增长幅度仍可达到30%左右,履带式起重机踏实稳进的发展趋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但是,相较于国外的成熟市场,中国履带式起重机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国外履带式起重机在移动起重机中所占比重一般为8%~10%以上,日本已经达到15%。而我国在表现最好的2008年,这一比例也不足6%。可见,中国履带式起重机的发展还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所以,在2011年,行业应继续专注于产能的提升,充分利用基础投入、新能源建设所激发的市场活力,不断促进企业能力升级。但是,在加大产能投入的同时,需要注意的则是对于 “能” 的侧重以及对于“产”的淡化。也就是说,企业应不断加强制造能力,但实际产出还需要根据市场调控,以免受到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影响。

  此外,虽然我国在超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领域已经形成较大突破,但是仍处于研发阶段,并未形成批量生产,纳入销售环节,而国内对于大型、超大吨位履带式起重机的需求却在不断攀升。所以,增强自身能力,摆脱对于进口的依赖势在必行。

  除了积极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行业还应加强对于液压系统、发动机等问题的重视,核心零部件的攻克已经成为困扰起重机做大做强的致命瓶颈。2011年,以一线企业为主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高端人才,增加对外交流机会,通过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找出差距,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研究,逐步推动起重机行业向高端领域迈进。

  同时,企业还应做好产销协调,完善服务体系,建立维修网点,在增强前端市场能力的同时,也通过服务拉动市场份额的提升。

  2011年,是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一年,中国工程机械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重发展战略指引下,已经开始向高端发展。而据预测,未来10年,风电、核电建设的合力作用还将进一步升级,继续推动中国履带式起重机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构筑履带式起重机未来的无限机遇。

  旋挖钻机 高铁机遇千载难逢

  青藏铁路施工中,旋挖钻机的大量使用引起了施工和生产制造企业的格外关注,同时也迅速推动了旋挖钻机在国内的开发和应用。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铁建设浪潮,2012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1万km,新建高铁1.3万km的目标将带来桩工机械特别是旋挖钻机行业未来几年新一轮增长。

  2011年,旋挖钻机市场主要发力点仍将集中在高铁、公路及房地产建设。输出扭矩为220 kN·m和150 kN·m的中型旋挖钻机仍将成为市场的热门产品,未来几年内都将呈现“橄榄型”发展趋势。2010年我国旋挖钻机市场形势一片大好,据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桩工机械行业总体销售量超过4 500台,其中旋挖钻机销售量超过1 700台,同比增长超过40%。旋挖钻机主要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与大型高层建筑物钻孔灌注桩施工,而近几年高铁建设直接拉动了我国旋挖钻机的快速发展。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南车集团、徐工、宇通重工、福田雷沃重工等国内旋挖钻机品牌企业产品大规模投入到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兰新线及各城市的地铁建设中,展示了国产旋挖钻机的良好品质。

  当前我国桩工机械本土品牌基本占领了国内市场,本土品牌的技术已与国际水平接轨。 2010年国内旋挖钻机生产企业纷纷加大自主研发的创新力度,推出一批立足高端、大吨位的新产品。例如山河智能推出的新产品,“大直径随钻跟管钻机”和 “双动力头套式螺旋钻机”属中国首创,填补了我国桩工机械行业的技术空白,提升了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三一重工第二代桩基础施工设备比第一代产品具有更高效率、更稳定的作业性能以及高智能化配置等特点。一机两屏、全球定位与远程专家故障诊断模块,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各项数据,还可以自动诊断系统故障并报警,对远程连线工程师进行作业指导,并对售后服务资源进行实时调配;南车北京时代与三一重工都推行了“一大一小”战略,特别强调了在小型旋挖钻机方面的技术突破。企业不断发挥自身特点,推出专有机型,改变了以往产品技术差距小,同类企业间竞争激烈的局面,使竞争变得更加理性、专业。

  在市场持续向好的情况下,我们仍应理智地看待旋挖钻机2011年发展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本土品牌的技术已与国际水平接轨,这并不代表国内企业能够独立完成旋挖钻机制造。除底盘外,现有旋挖钻机核心部件基本都来自力士乐、川崎、康明斯、五十铃和卡特彼勒等国外知名供应商。关键元器件、特殊原材料被国外企业技术垄断。这导致国内旋挖钻生产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的乏力。加之本土品牌在产品质量、海外市场售后服务等方面尚不完善,一旦国内市场出现停滞或萎缩,国内企业很难找到新的突破口。

  我国旋挖钻机生产企业只有牢牢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借助市场增长及国家对配套件行业大力扶持的契机,潜心培养专业人才,才能真正具备竞争实力,成功之路任重道远。

  混凝土机械 市场竞争渐趋激烈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统计,2010年的混凝土机械市场持续给力,全年销售额突破900亿元,约占全年工程机械总销售总额的1/5。 2011年,混凝土机械市场是否会依然给力?当业内人士对2011年的混凝土机械市场充满希望与期待之时,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秘书长盛春芳预计:“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有一个好的开始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预计2011年混凝土机械市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但是如今混凝土机械市场销售额的基数已经很大,‘井喷式’增长出现的可能性较小,‘寅吃卯粮’的发展趋势也要不得。”

  2010年,混凝土机械市场各主机制造商竞相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融资能力以及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新市场。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营销公司总经理肖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5大系列产品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应用智能仿生6节臂技术的混凝土泵车,一经推出便供不应求,2010年实现销售1 200多台。”然而,看似平静的混凝土机械市场早已经暗流涌动,新生力量不断突起,行业竞争态势更加激烈。2010年9月,广西柳工控股上海鸿得利标志着柳工正式进入混凝土机械行业;山推已经将混凝土机械作为第二大产业发展,2010年山推混凝土机械产品销售台量同比增长4倍以上;2010年11月,厦工首台混凝土泵车试制成功。正如盛春芳所言,“许多有经济实力的上市公司,为拓宽领域,很容易联想到发展正红火的混凝土机械。他们或是联合兼并,或是以高薪和优惠待遇吸收技术和人才,竞争局面早己形成,只不过在今后会更为激烈而已。”

  激烈的行业竞争和更为复杂的行业格局让人不免对 2011年的混凝土机械市场有了新的期待。虽然受益于基础建设投资的拉动,国内混凝土机械市场需求旺盛,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之中,昔日的王者必将誓死扞卫王位,而新介入者对于市场的争夺也将非常惨烈。肖畅介绍说:“2011年中联重科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不断引领行业发展,全面提升产品的综合使用效益和智能化水平,中联-CIFA复合技术混凝土泵车和混凝土搅拌设备将是其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产品。”2011年,谁将成为混凝土机械市场上的大赢家,最终还是要让用户来裁决,得用户者得天下。用户最为期待的产品也许不是配备众多国际知名品牌配套件的豪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和拖泵,而是那些能够真正适合用户施工条件、最实惠的产品。

  如今在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研发的道路上,我们希望主机制造企业不要误入歧途,盛春芳呼吁,“液压件、电控系统和发动机等的配套能力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瓶颈。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在拓展产品线方面不要一味盯住现在看来很红火的主机产品,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应该在解除瓶颈方面有所作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而且还可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摊铺机 寻求技术的新突破

  2010年我国诸多交通建设项目大多完成路基施工,进入到路面施工阶段。由此带来2010年我国摊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随着施工项目的相对减少,2011年国内摊铺机市场增速可能放缓。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路面与压实机械分会估计,2010年我国摊铺机总体销量同比增长超过80%,但市场依旧保持了与往年基本相同的格局,热销机型仍以8 m以上大型履带式摊铺机为主。

  2009年我国公路建设资金只有不到5 000亿元,2010年有所增加,但未超过7 000亿元。2011年交通投资规划已于2010年年底出炉,其中用于公路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超过7 000亿元。据悉,2011年国家将优先考虑高速公路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特大城市圈、大中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省际“断头路”方面的建设。同时,行村通也是2011年工作重点之一。与往年相比,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国家在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交通设施投资市场化,广泛的社会资本参与,在有效解决施工资金问题的同时,对摊铺机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徐工科技在2011年1月便成功销售摊铺机百余台,为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使人们对摊铺机市场再次翻版2010年上半年的良好态势有了极大期待。

  从机型来看,在摊铺机技术不断进步,产品日渐趋于高端化的同时,用户成熟度提高,对产品性能和作业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性能稳定性的液压式摊铺机成为市场的主力销售机型,且随着国内对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认识的进一步加深,8 m以上液压式摊铺机的销量将继续增长。作为传统强势企业,徐工科技、三一重工和华通动力继续占据市场前三仍具有一定优势。

  2011年摊铺机市场的继续扩大将不断推动国内摊铺机生产企业的发展,但国产摊铺机与国外品牌的可靠性差距依旧是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近几年,国内部分摊铺机生产企业纷纷加大对摊铺机市场的资本投入,扩大摊铺机产品宣传,提高其产品竞争力。但在大幅拓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如何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何提高整机可靠性必须引起国内企业的足够重视,否则一旦失去市场,将很难再次立足。同样,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要瞄准国际市场,从技术、可靠性方面入手,真正用实力拓展海外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更是同类企业间持久、和谐发展的基础,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获利能力是国内摊铺机企业面对今后市场竞争最有效的生存途径。

上一篇:五矿呼吁组建大型稀土一体化企业集团

下一篇:索马里海盗的“打劫经济学”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