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交易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波澜不惊的微幅震荡中持续创下新高。26日,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为6.5878,较前一交易日走高3个基点,继续改写汇改以来的纪录。
观察1月17日以来的8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最大日波幅是6个基点,最小日波幅仅1个基点,这是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波幅最小的一段时期。
同时,即期市场上人民币也与中间价走势保持一致,维持窄幅震荡的格局。26日对美元收盘于6.5819,较前一交易日小幅收涨。
中间价的连续走高并没有带动市场预期的高涨。截至记者发稿,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上,一年期人民币对美元报6.4450左右,即市场预期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左右,远小于众多金融机构对于人民币年内升值5%的预期。境内市场上,一年期美元对人民币掉期贴水256点,即市场认为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为6.5563元,仅较目前升值0.4%。
对于全年的人民币走势,众多金融机构依然十分看好人民币的走强。此前有观点认为,人民币升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输入型的通胀。但是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认为,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对抗输入型通货膨胀,但同时要考虑国内通货膨胀上升,其可以引起人民币实际升值速度加快。
招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也认为,现阶段中国的通胀更主要是由食品价格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的迹象不明显,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抑制通胀的作用可能十分有限,年内人民币升值应该还是会遵循“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不会因通胀而刻意加快升值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