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领跑全球 股市为何疲软不堪
股民投资赚钱之难、市场遭遇“做空”压力之大,与不少资金需求者轻而易举地从股市变相“抽水”,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领跑者之一的中国,其A股市场今年上半年与未能走出经济疲软的欧美主要国家资本市场相比,反而显得对预期的信心不足。虽然沪深主板指数半年累计跌幅均不到3%,但股民投资赚钱之难、市场遭遇“做空”压力之大,与不少资金需求者轻而易举地从股市变相“抽水”,形成鲜明对比。
股市的结构性风险突出
2011年上半年中国股市正如国内的天气变化一般,在“大旱”和“大涝”之间迅速转换。4月6日,上证综指时隔近四个月后再次冲上3000点大关,但在8个交易日后,沪指便开始从年内3067点的高位一路下挫,直至6月20日跌至2610点的今年以来最低点。
这样的“过山车行情”让投资者吃尽苦头。虽然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两大股指上半年的跌幅分别仅有1.64%和2.79%,但国内一家大型网站进行的“上半年股民生存状况调查”显示,在参加投票的逾24000人中,有83.5%的股民在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亏损,而盈利在10%以上的股民仅占参与调查人数的10%。为何投资者损失惨重?
“上半年股市的结构性风险比较突出,中小板和创业板的部分公司股价跌幅很大。”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说。与两市主板市场下跌不到3%的“错觉”相比,深证中小板指数上半年下跌14.83%,深证创业板指数更是暴跌了25.64%,很多曾希望“押宝”小盘股的股民被深深套牢。
不少细心的投资者还发现,就在欧洲忙于处理蔓延的欧债危机,美国逐渐陷入定量宽松政策负面效应的同时,GDP增速远超欧美的中国,其A股涨幅却逊于欧美股市。记者统计发现,上半年美国道—琼斯指数累计上涨7.21%,德国DAX指数上涨6.68%,法国CAC指数上涨4.66%,就连经济疲软的英国,其股市的主要股指也略微上涨了0.78%。
三重因素叠加几乎压垮市场
从去年11月2日沪深股市5443亿元的“井喷式”单日成交额,急剧下降到今年6月20日两市总成交金额仅有1100亿元,依靠入场资金推动的中国股市为何在半年多的时间内活跃度剧减?在记者对上海、深圳多位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的采访发现,中国股市遭遇“做空”原因众多,其中有“三座大山”几乎压垮市场。
其一是市场对通胀和紧缩政策的担忧。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份CPI同比增幅达到6.4%并创下3年来的新高。对此,浙商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邓宏光坦言,通胀“不战而退”难度不小,这势必对市场存在潜在的压力。
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认为,一季度股市表现还不错,但从4月19日开始往下调整,这其中主要是因为通胀水平超出了市场的预期,持续走高,导致市场判断货币政策会进一步收紧,对流动性的控制将持续趋严。
而在7月7日央行再次加息后,市场不仅仍对回收流动性的力度心存芥蒂,同时在20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45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情况下,加息对企业经营成本的提升也导致了估值的进一步调整。
其二是国际板给市场带来的心理压力。5月下旬,国际板“越来越近”的信息让A股市场再下一个台阶。“虽然国际板对市场的冲击或将有限,但‘从错理论’有可能让投资者过分关注其中的负面因素。”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微博)说。
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虽然国际板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已初步完善,但其推出需要市场条件的成熟和社会共识的形成。国内投资者历来对扩大融资规模十分敏感。
其三是国际市场中一股做空中国股票的暗流涌动。进入6月份以来,在美国爆发的“做空中国概念股”浪潮逐渐蔓延至香港市场。其中,雨润食品因做空基金发布的所谓负面调查,6月末以来在香港市场股价连续暴跌,已经对国内相关板块上市公司股价造成了联动影响。而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淡马锡在近期减持建行与中行H股,也让部分做空势力“借势”打压了中资银行股的H股股价,进而对A股股价产生了负面影响。
股市资源配置功能依然较弱
进入6月份下旬以来,随着以中石油集团增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入场和市场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将避免硬着陆的积极预期,中资券商与外资投行开始一致看多中国股市。虽然A股反弹仍在延续,但市场中投资者却远未得到期望中的投资回报。
虽然股民辛苦大半年没能丰收,但中国股市上半年羸弱的走势依然成就了不少资金需求者的“收获”。今年股价曾一度疯涨1倍的TCL集团,5月27日披露其董事长、CEO李东生欲减持4000万股TCL集团股票,用于清偿因参与认购公司201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所产生的约1亿元借款。虽然6月底TCL集团公告称李东生在减持600万股后中止了减持计划,但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减持,依然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股市沦为股东或高管“资金抽水池”的一大证据。
与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神华等央企与大型上市公司此前欲斥巨资掀起增持、回购的抄底浪潮相比,这些上市公司股东与高管的“很差钱”,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资金紧缺程度的极大对比。
与二级市场资金紧缺的同时仍被抽出资金不同,不少传统行业甚至夕阳行业企业通过IPO募集到大量资金的现实,也折射出国内股票发行市场的种种乱象,并加剧着社会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中另一类资金需求者的争议。
袁绪亚认为,我国股市募资虽多,但其资源配置功能依然较弱。这直接体现为,国家战略导向的行业在股市上的融资情况并不乐观,反而很多成长性不强的传统企业频频成功上市,并获得了高价发行。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股市大扩容,股民把上市公司喂壮了,圈钱方把股东方边缘化。”而企业希望通过尽早上市募资得到一劳永逸的生存方式,一方面可能将引起资本市场的不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可能把中国股市中的资源抽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