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争夺由暗战转为开火,中国审计公司动了谁的“奶酪”?
6月29日,《华尔街日报》中文版题为《使用中国国内审计公司的高昂代价》的文章称,中国财政部鼓励中资企业使用国内审计公司,此举有可能把没有叫的狗变成不会叫的狗。文章认为,使用中国审计公司会削弱审计质量,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声誉风险有助于他们严格遵守法律,而中国审计公司则没有这样的压力,真是如此?
华袍下的虱子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是不是就像文中所称的那样,因为声誉的压力而严格遵守法律呢﹖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发现,“四大”的华袍下有虱子。毕马威因涉嫌为富人逃税而在美国被起诉,还曾因涉嫌在锦州港虚假陈述案中负有连带责任遭起诉。普华永道在黄山旅游和京东方两家上市公司的审计上,被财政部要求责令整改。
今年上半年的中国概念股海外风波中,“四大”之一的德勤因为被其审计的两家公司——中国高速频道和东南融通的造假遭到质疑,而且这并非德勤的偶然失足。仅在国内,德勤还牵扯到古井贡5910万元的漏税事件、创维集团香港上市财务作假,在中芯国际案件中因涉嫌套汇被上海外汇局处罚,科龙案中也出现了德勤。
外媒把“四大”的上述举止说成:“可能的欺诈行为看来多年一直没有被审计公司(常常是西方公司)注意到。”
“美国的四大审计机构在做中国业务时,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流程比较简单,而且不固定,比如说,他们要对账单就必须加盖公章,如果这个对账单是假的怎么办,审计机构应该到银行去当场征询意见,而且还要检验公章的真实性,这样才算尽职。”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驳斥了上述说法。
“不尽职或者说失职的可能性非常小。我们现在使用的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标准没有太大差异,就拿科龙75.5亿元的现金流来说,这么大数目的不正常现金流根本不可能瞒过审计师,是利益因素蒙上了审计师的眼睛。”北京某大型国企不愿透露姓名的会计师告诉本报记者,“许多打算海外上市的企业都有管理咨询需求,比如普华永道给中石油做的基于COSO2报告的风险管理框架,收费达2500万元。这些都是因为审计而带动的衍生服务,有时衍生服务甚至超过审计的收费。说到底,就是衍生服务的过度增长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处处长陈道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仅以国界来区分这个事务所的好坏,并不客观,国际‘四大’曾经犯过的错误也无法回避。还是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来看审计的方式是否适合。”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表面看,枪口瞄准的是中国审计公司,外媒真正要射杀的是财政部的鼓励政策。显然,媒体有被操纵的痕迹,而这背后就是利益驱动。”分析人士认为。
6月16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指导意见》,第五条建议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骨干国有企业,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我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
相关资料显示,一直以来,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大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跨国企业的审计业务。建行、工行、中行的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普华永道从中行收取审计费2.13亿元,安永从工行收取审计费1.78亿元,毕马威从建行收取审计费1.4亿元,德勤从农行收取审计费1.3亿元。
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屡屡遭遇不顺,巨额经济损失时有发生,相关专业人士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经验,另一方面是这些企业已经无商业秘密可保,这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