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年内第三次加息之后,机构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出现了分歧较大的两种判断:瑞银、高盛等机构认为,本轮货币政策紧缩周期进入尾声,年内再次加息无望;中金公司、澳新银行、野村证券等机构则认为,年内货币政策将维持紧缩,继续加息恐难避免。
不过,如果综合考虑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等各种因素,我们更有理由支持后一种判断。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CPI同比上涨6.4%,创3年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4%。而多数观点认为,即便6.4%为年内CPI涨幅最高点且会逐步回落,下半年高企的通胀压力仍将挥之不去,全年完成4%的通胀控制目标确有难度。因此,“紧货币”恐怕仍会“不得已而为之”。
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最新表态就是一个印证。周小川在8日举行的国际经济学会全球大会上指出,中国必须在保持通胀可控与保持经济增长间找到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依旧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任务,尽管过程中经济增长会出现下滑。
当前,中国经济包括PMI在内的一些指标出现下滑态势,但我们也不应忽视投资、进出口、用电量等数据仍较快增长的因素。也就是说,中国经济适度降速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且无损增长基本面,距离“超调”、“滞胀”、“硬着陆”的风险尚远。如果进一步考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这一长期目标,紧缩性货币政策更是不可弃之不用。
而被广泛关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亦不太可能迫使货币政策走向松动。中小企业融资是“老大难”,与其说是货币政策的问题,倒不如说是金融体制的问题。试问,前几年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中小企业融资难道就比较容易吗?正如周小川所言:“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只能依靠结构性政策解决,而非当前以抑制通胀为首要目标的央行货币政策之所能。”
就紧缩货币的手段而言,央行可操作的空间和灵活度依然较大。尽管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6次,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最高的21.5%,但央行多次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并无上限;经历年内第三次加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但较之通胀,负利率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除了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手段下半年均有可能轮番上阵。
不得不提的是,下半年货币政策虽然很可能紧缩依旧,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根据形势变化而做出结构性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