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联手对抗油价 我国输入型通胀望“减压”
全球抗通胀的背景之下,大国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否击溃国际游资爆炒石油的“阴谋”?
最新进展表明,国际能源署(IEA)抛售6000万桶石油储备沉重地打击了欧佩克(OPEC)的气焰。欧佩克主席、伊朗石油部长穆罕默德·阿里阿巴迪周一(27日)称,他愿意在市场形势需要的情况下召集欧佩克紧急会议,但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发生。
“这将是一场大国联手与欧佩克这头雄狮之间的较量。目前而言,雄狮正在负隅顽抗。”28日,一位石油研究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或许不久,这头“雄狮”将改变态度。
“国际合作调降油价,将为全球经济与股市带来转机。”胜利证券在28日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业界预计,这次国际一致行动调降油价将持续影响各国经济恢复与金融市场表现。
国内油价最快8月份下调
市场局势表明,欧佩克不仅恼羞成怒,而且正在遭遇第一轮油价大跌的厄运。欧佩克秘书处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组织市场监督原油一揽子平均价上周继续下滑,降至每桶106.44美元。这是欧佩克油价连续两周下滑。而今年以来,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上涨了32.9%。阿联酋能源专家K.AlAwadi于27日表示,一旦油价跌到每桶90美元以下,欧佩克将削减产量。
受6000万桶储备油放出消息打压,国际油价出现暴跌。国内研究机构预计,虽然28日纽约油价有所反弹,但是未来数月很可能下挫到每桶80~83美元附近才能止跌。高盛集团发布报告认为,动用战略储备将拉低布伦特油价10~12美元,因此将3个月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预期下调至每桶105~107美元。
而在国内成品油价方面,尽管调价窗口尚未打开,但自7月1日起,我国将大幅下调汽柴油进口关税。其中,汽油、燃料油关税由3%下调至1%。这一政策,被业界解读为国际之间的联动。胜利证券指出,预计这次国际一致行动平抑油价,将持续影响经济与金融市场。
国内研究机构指出,随着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一旦国际油价下调到90美元/桶以下,国内油价就有可能出现小幅下降。
另一方面,面临即将到来的国内用油高峰期,成品油进口关税的下调被认为将进一步保证市场供应。基于此,业界预期,国内下半年将迎来成品油价下调,但最快或要等到8月份。至于下调幅度,从目前的形势来推测,很有可能每吨下调200元左右,幅度不会太大。
我国输入型通胀或缓解
国际能源署的抛售,对油价的影响可谓立竿见影,这将使得非欧佩克成员国,如中国,分享到油价下行带来的利益。
按照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计算,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原油进口需求大致在550万桶/天,进口比例已升至56%,未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进口比例仍将不断提高。
“按照我国目前原油用量,每年需要至少支付人民币1万亿左右。”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从100美元/桶算起,下跌10美元对我国来说,就能节省1000亿元人民币。
输入型通胀压力,是目前我国官方和民间一致认可的通胀推手,国际油价的下行也被寄予平抑国内通胀水平的期望。
广发证券分析师崔用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CRB指数(一种国际权威期货价格指数)领先中国通胀大约3个月,石油在CRB指数中所占权重最大,达到三分之一,油价对输入型通胀的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据测算,中国汽油每上升1元,将直接带给CPI上涨0.07%的变化。但如果算上间接影响和心理影响,有机构认为,油价影响CPI的幅度甚至可高达1%~2%。
卓创资讯分析师朱春凯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油价回落,国内运输行业会最先受益。随着物流成本的下降,蔬菜、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价格也将进入下行通道。
“对于中国来说,在权衡之后,我们必须全力参与。”林伯强称,中国并不是国际能源署的成员国,不需承担责任,不过抛储打压下油价,对中国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国内多数专家观点认为,石油已然成为世界经济命脉,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之时,通过非常规手段抑制油价,主要目的实际在于提振世界经济。一份调查显示,发达国家有望在今年余下时间内继续通过释放紧急原油储备抑制油价,显示其已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机遇。
事实上,经济大国在本次抛储活动中表现最为积极。国际能源署署长田中伸男直接挑破其中奥秘,他表示,这是该机构第三次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希望此举能够改善原油供应状况,确保世界经济“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