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钢非钢产业利润首超钢铁主业 当年"断腕"今给力
8月30日,武钢与加拿大世纪铁矿公司在北京签约,拿到全球范围内第9个铁矿石资源开发项目。
又一块香喷喷的非钢“肥肉”吃到嘴里。武钢总经理邓崎琳说:“全球寻矿、开矿,不仅增强了武钢资源保障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近些年,除矿石资源外,武钢非钢“饭碗”里还装入了工程设计建设、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物流仓储、投资融资等“佳肴”。
在如今钢铁主业微利时代下,武钢的非钢“饭”是越吃越香。今年上半年非钢产业利润达到11亿元,占集团总利润20亿元的一半以上,首次超过钢铁主业。
武钢非钢产业始于1993年率先在国企实施的“精干主体、剥离辅助”改革。当年,37家专业化公司、约2/3的非钢生产人员、近7万人从母体剥离,不再吃“钢铁饭”。此举被称为当年国企改革典型样本的“武钢模式”。“那时候非钢产业叫辅业,从一名戴着护目镜、手持钢钎的炼钢工人,变成一个管洗衣房、澡堂的清洁工,收入锐减,要说没怨气是假话。”现在武钢后勤集团综合服务公司工作的姚明华坦言。18年后,剥离出来的后勤集团拓展出房产、旅游、绿化、快餐食品等业务,向市场要饭吃。“既服务于武钢还面向社会拓展,创造新的经济效益。职工收入逐年增长。”后勤集团党工部负责人尹科伟说,剥离的辅业如今成了“香饽饽”。
按照武钢的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国际贸易、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物流服务等6大相关产业集群;5年内,非钢产业比例提高至30%,收入超过1100亿元。
从壮士断腕到主动转型
非钢产业四处开花
刚闭幕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基础设施建设留下武钢新足迹。
并非为场馆建设供应钢材。短短两月间,武钢建工集团为深圳建成了需要5个月才能完成的8座充换电站,为大运会2011辆新能源汽车提供“绿色”动能。
本月10日,武钢建工集团又成功中标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两岸接线工程BT项目,总标的35亿元。
去年底在汉举办的中国食博会上,武钢90平方米的展厅内,摆放着来自法国、澳大利亚、美国、意大利等国的38种葡萄酒、29种橄榄油。
此前,武钢热乎乎的盒饭端上了武广高铁;内供钢铁工人的“咸伙计”福利汽水,卖到了河南、江西、安徽等地……
今年上半年,武钢还首次进军海外工程,修建利比里亚邦矿进矿公路。
共和国的钢铁长子,如今已是“子孙满堂”。
当年“断腕”今给力
18年前,武钢7万人放下钢铁“饭碗”,一时惊动业界。1993年,约2/3的非钢铁生产人员从武钢“剥离”出来,快餐食品厂、房产公司、医院等单位先后走出武钢大门,突围谋生。
武钢此举的动因是“精干主体、剥离辅助”,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时,日本新日铁人均年产钢800吨,而武钢人均年产钢不足40吨。“断腕”18年后,一个个“非钢壮士”风华正茂。去年,非钢产业利润18亿元,是2004年的3.5倍;今年上半年的利润达11亿元,占集团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
武钢适时提出“一业特强、适度多元化”的思路。武钢总经理邓崎琳对非钢产业不再以“辅业”待之,而是称作“相关产业”。
多元化赢得战略主动
钢铁行业近年来成为“最不赚钱的工业”。72家大中型钢企销售利润率去年只有2.91%,远低于全国工业行业6%的平均利润水平。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先明称,钢铁产能过剩,钢企扩产不现实,向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延伸,发展非钢产业是新路。2008年金融危机时,武钢抓住契机逐鹿钢铁产业链上游,大步流星全球找矿——为布局沿海防城港的大型钢厂找“粮食”。3年间,武钢海外项目多达31个,并在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国拥有9个铁矿石项目,用较低成本锁定权益铁矿石30多亿吨,足够武钢“吃”上近百年。
这家全球产能第四、却长期受铁矿石“扼颈”的钢厂,如今一跃成为全球钢企的“矿老大”。
相关产业不仅为武钢捞到巨额“外块”,更为集团发展赢得战略主动权。
产业选择要有竞争力
有关专家称,发展非钢产业是先进钢铁企业的普遍做法,日本新日铁有35%的非钢产业,印度塔塔的非钢产业也达40%。但非钢产业的选择,一定要形成独特竞争力。
邓崎琳表示,武钢将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决非“三心二意”。
新行业、新思路、新模式,武钢非钢产业发展路径突出“新”。2009年,武钢发展机电设备制造、环保与综合利用、煤化工与工业气体等产业,形成较强竞争力的相关产业集群。
去年12月,投资100亿元的武钢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光谷动工,未来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激光焊接切割机,发展物联网等高新产业。
武钢“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钢材深加工、国际贸易、矿石资源开发等优势相关产业。“经过未来5年的发展,武钢产值的30%将不再是钢铁”,邓崎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