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巨头美的、格力“亮剑”世界战场,黑电领军企业长虹、创维、康佳战略布局全产业链、 家电连锁巨鳄苏宁、国美扩张跋扈。
回顾入世十年,家电实现亿元到万亿元的突破,全球最重要市场和未来潜在力量成为众多国内外企业趋之若鹜的战场。
然而,整体产业链在中国汇集的同时,国内家电品牌响彻世界,家电企业牢牢扎根国际市场还面临巨大挑战。
规模竞赛 产业升级
纵观十年,家电企业最为表象的改变即规模的扩大,容量升级。
相比十年前,中国家电行业销售收入由1700亿元飞速成长至万亿元;出口贸易由近70亿美元足足翻了20倍。 家电连锁企业扩张门店的规模和气势更是如千军万马般,截至2010年年底,苏宁拥有超过1500家门店;国美门店总数达826家;预计在2014年底新开700家门店。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更是加速家电企业的规模升级。
海信高管人士表示:“企业规模差距非常大,翻了好几番,2000年企业销售额40多个亿,目前统计达到200多个亿,翻了5倍之多。”
同时,走出去在十几年前已经成为家电企业呼之即出的口号。海外并购也成为中国家电企业全球扩张的重要手段,海尔、联想、美的、海信、TCL等多家企业早早就踏上并购扩张之路,如今逐鹿海外市场。
“从耕耘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开拓,十年,美的品牌产品已经在全世界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美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著名产业经济评论家洪仕斌认为:“中国家电企业发展壮大,最大好处将洋品牌从中国市场赶出去,我们占据主导,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化刚刚才迈入,我们的主动权更大。索尼松下西门子,外资品牌崇拜程度很大,现在人们不再纠结,白电国内品牌的占有率非常高,几乎占绝对优势。”
十年战略决策决定成败
家电整个行业十年历经几次变革,而在此期间,大大小小家电企业或疾或慢,主动或驱动型地进行改革和转型,然而事实说明,速度往往在成败中起关键作用。
“产品结构在2000年主要是以CRT为主,经过向平板过渡期,2007年做模组,2008年做LED,包括松下、索尼等外资品牌转型做背投,徘徊不定的时候,海信可以说是转型最早也最彻底。时间纬度拉长,战略决策最为重要,海信每个战略转型都没有大的失误。”海信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家电连锁是一个本土色彩较重的行业,真正先进模式百思买靠产品定销差价进行营利,中国家电模式多种多样,产品经销差价的利润、物业地产等。”洪仕斌如是说。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罗清启表示:“难出口是我们当时面临很大问题,入世之后中国市场的优势被发挥出来,中国市场需求较大较为持续。从市场角度讲,生产要求价格较为低廉,在全球范围有优势,有效降低整体成本。活跃技术、创新氛围。”
入世十年,中国家电企业开创国际市场通路,中国品牌要真正响彻世界,稳定占据国际市场,还存在诸多障碍。
大规模转型 压力增大
家电业逐渐改变依靠成本驱动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家电企业纷纷宣布欲迈入“千亿俱乐部”。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行业的大转型中抢占先机。”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的融资能力非常重要,目前这个企业是一个跨越,企业供应链融资能力增强。”
“下一个阶段家电企业竞争点在技术,前三十年在营销时代,后三十年在技术,行业对技术规范驱动要求很高,竞争到现在应回归产品本源、技术创新,苹果革新诺基亚就是一个范例。当很多企业利润下滑时候,以技术支撑的企业利润飘红。”洪仕斌认为。
罗清启告诉记者:“当前形势下,企业竞争实力凸显我们从三个线来看,技术线,规模、 成本线、管理线。随着入世,有部分国家还是不承认中国企业竞争地位,反倾销等贸易壁垒存在,要保证技术不落后,产品定价权才有基础。技术进步不是一朝一夕,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技术领域军备竞赛;其次,成本优势是中国企业最大优势,成本低获取高份额显现优势。成本线是竞争的生命线;同时,面临错综复杂世界市场环境,对全球市场扩张提出战略管理要求,战术模式扩张,战略视野的变化,以什么样新的方式组织技术水平和成本优势成为重点,贸易终端谈判能力加强同时,竞争力也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