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澳大利亚铁矿石供应商必和必拓发布生产报告显示,第三季度铁矿石生产量为3960万吨,较今年第二季度增长11%,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然而,与生产量攀升相对照的是,铁矿石价格最近正不断下挫。昨日,联合金属网分析师张佳宾撰文称,该网统计的中国进口粉矿指数已从10月10日的167.35美元/吨下降到10月18日的148.45美元/吨,“短短9个工作日,下跌幅度高达18.9美元/吨”。
“下游的钢材需求不振,市场中现货价又在不断下跌,三大矿商再不降价合理吗?钢厂能活下去吗?”昨日,一位市场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三大铁矿石降价的消息应该是确实的。
矿商沉默应对降价
最先传出降价消息的是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据路透社和国内媒体的报道,“淡水河谷决定按当期的指数价格调整第四季度的铁矿石报价,从175美元/吨下降到160美元/吨,降幅约8%。”而据联合金属网的信息,目前淡水河谷的最终定价方案并未确定,“调查存在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先提货后结算:目前提货的钢厂可以先按照9月30日的普氏指数价格作为提货价,在第四季度结束后,双方将按照当季指数均价结算;方案二是决定按照当期的指数价格调整第四季度的铁矿石报价,目前从175美元/吨降到了160美元/吨”。
在淡水河谷传出降价消息之后,新华海外财经又援引钢企人士的话称,必和必拓也同意数家中资钢企的最新报价方式:选择按当前季度均价而非前一季度均价,来进行季度铁矿石定价。这意味着中国钢企将以更低的成本维持目前的生产。
对于市场传来的降价消息,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都选择了沉默。淡水河谷媒体公关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们这边实在没什么可说的。”而截至发稿,必和必拓方面也未回复,力拓有关人士也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均已将此当作“确实消息”。
降价在情理之中
在分析师看来,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降价在情理中。首先,目前很多钢厂均在减产,铁矿石需求没前几个月大;其次,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房地产调控政策、汽车产销减缓等作用下,中国的钢材需求一直没有明显提振,造成了众多钢厂近期纷纷下调钢材产品的出厂价,进而造成“目前的利润不足以支撑起仍维持高位的铁矿石价格”;再次,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今年以来一直都很高,将近1亿吨的库存足以维持钢企几个月的生产。
“降价是必然结果。”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表示,“下游需求不振,目前已影响到上游铁矿石的供应,进而影响了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与中国钢企的协议价格。”
一位市场人士透露,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降价一定程度上与贸易商有关系,“据我了解,目前部分贸易商的浮亏接近20美元/吨,按以往的经验,这是很大的亏损数目”。
钢厂欲“集体违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场各方人士确信供应商们降价时,又有消息称,“由于第四季度合约价比现货价高约10美元/吨。不甘心当"冤大头"的中国钢企正谋划集体毁约,与三大矿商重新谈判第四季度合同。”
尽管相关钢厂均回避了记者的采访要求,但记者发现,中国钢厂的要求不是没有道理。数据显示,以淡水河谷160美元/吨的价格看,确实仍高于目前现货市场中的铁矿石价格。上述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外盘的有些报价甚至已低于140美元/吨,在130美元/吨左右。而且这几年钢厂的利润率一直维持在低位。以本钢目前最新的出厂价为例,其卷板或只能赚到微薄利润。”
赫荣亮分析,如发生“违约”,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目前本就脆弱的季度定价体系,“季度矿本身就有高违约风险,因为过往的经验已经证明,在协议价低于市场价时,矿企有减少供应的可能,而当市场价低于协议价时,钢企又有减少采购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