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济南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济南分站 >> 本地资讯 >> 紧缩政策或转入观察期

紧缩政策或转入观察期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豫言 2011年07月12日 08:17:03 打印

导读: 此间观察人士认为,在数量紧缩效果初步显现、实体经济增速面临下滑风险、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基准利率依旧居于低位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紧缩政策有望转入观察期。

  三周多的时间里,央行先后宣布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表明央行货币紧缩力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背景下,央行行长周小川8日指出,货币政策显效仍需时日。此间观察人士认为,在数量紧缩效果初步显现、实体经济增速面临下滑风险、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基准利率依旧居于低位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紧缩政策有望转入观察期。

  周小川指出,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通胀压力,现在大众广泛关注的是CPI同比数据,但该数据难以更好地反映物价变动趋势,而依据季节因素调整后的CPI环比年率化数据更为直观,否则有较大的基数效应。周小川进一步指出,在控制通胀上,货币政策显现效果仍需要时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月统计数据显示,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4%。尽管当月物价同比增速创出近三年新高,但月环比涨速仅为0.3%。如果按年率化计算,6月CPI月环比增速对应的年CPI增速为3.6%,低于4%这一政府年初所确定的物价调控政策目标,也大大低于同比数据所反映的通胀水平。

  就紧缩政策而言,今年以来央行已6次提高准备金率、3次加息,前期政策持续累积的紧缩力度和当前货币环境所达到的紧缩状态,也为货币政策逐步转入观望期,奠定了较坚实基础。

  在货币紧缩对抗通胀的效应方面,5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和5.9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近两成。6月的货币供应数据虽然尚未公布,但分析观点普遍认为,6月货币供应增速有望继续下降。这意味着,数量紧缩手段已经开始在货币供应层面体现效果。事实上,考虑到货币政策传导不可避免的时滞因素,前期高频度、高力度的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政策手段,所产生的抗通胀效果,也需假以时日,逐步体现。

  货币紧缩在针对通胀的同时,同样需要关注对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同比、环比均出现下滑,已十分接近50%这一实体经济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如果政策进一步紧缩,很难排除实体经济增速出现显著下滑的风险。

  此外,对于与全球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中国而言,同样需综合考量内外部的货币环境。虽然中国回归稳健的货币政策已有较长时间,但当前欧美等多个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基准利率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近期美国公布的6月就业数据表明,美联储回归加息周期可能为时尚早。在全球资本流动日益活跃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节奏,不得不需要考虑内外部之间的平衡。

  综合当前国内实际物价水平走向、货币供应具体状况、实体经济增长与国内外货币环境等多项因素,可以认为,前期“紧锣密鼓”的政策紧缩,有望逐步转入观察期。

上一篇:美经济数据不佳刺激金价上行

下一篇:审计署称地方债数据真实可靠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