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级强震、海啸、核危机,三重因素叠加让食品、生活必需品等普通物资瞬间在日本变成抢手货,物价上涨压力不言而喻。物价上涨或许正中日本决策者下怀,后者与顽固不化的通缩战斗了逾10年,此举可能令他们化危为机、摆脱通缩。但对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来说,这却是一件麻烦事。在通胀压力的追赶下,“利率快跑”的呼声令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体力大伤。伯南克的政策能跑在通胀之前吗?
强震给食物供给带来冲击:在同样的价格水平下,生产商供应的产品相比之前锐减,其结果就是产出降低物价上涨。由于日本是多个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合作伙伴,这种物价上涨的趋势也极易传导至欧美地区。面对这种情况,美联储应该设法调整投资者的通胀预期还是索性将加息尽早提上议程?
对于前一点,如果指的是那些更看重加油站和杂货店零售价格人的平均预期,美国公民的通胀预期可能更显得缺乏参照性。因为中东地区部分国家出现的政治动荡,已经让油价在短短数周站上100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
投资者的疑虑也在不断攀升。为了抑制通胀,美联储是否会拿出实际行动开始加息?
从种种迹象来看,美联储似乎并不情愿承认通胀风险在不断加大。在上周议息会议结束后发表的政策声明中,美联储虽然承认对通胀的忧虑有所增加,但还不忘表示物价上涨可能是短暂的。面对价格走高的预期,美联储有一套推托收紧货币政策的说辞。决策者可以声称就业前景仍然惨淡或者工资薪水涨幅停滞不前。这些都足以限制通胀。
然而,事实却传递出相反的信号。美联储内部官员开发的一项通胀指标已经出现微妙的上扬信号:传统意义上波动最小的食品和服务价格指数开始攀升。克利夫兰和亚特兰大联储银行的研究者开发了一项“粘性价格CPI”指数,追踪消费价格指数中变动较少的项目,比如那些每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变动的项目价格变化。这个所谓的“粘性价格CPI”指标在2月折合年率环比竟大涨2.7%,同比上涨1.2%,较三个月前折合年率涨幅为1.9%,创下2009年中以来最大涨幅。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那么,美联储是不是应该尽早将退出策略提上议程呢?对于这个问题,美联储的顾虑显而易见。美联储去年手中持有的2.4万亿美元资产在当年获得820亿美元的回报,这部分归功于其超低利率政策带来的利差收益。然而一旦美联储无可避免地走向加息,其自身的财务状况恐怕会受到极大打击。
被追赶着的伯南克也许会感到气喘吁吁,不胜疲惫,但是不管怎样美联储的确有着普通银行缺乏的宝贵财富,它可以用未来获利抵消账面亏损,而不是动用少得可怜的520亿美元缓冲资本。伯南克也确实握有大把时间考虑退出策略,不过他必须清楚一点:美国民众的通胀预期不可能一直充当延迟加息的“挡箭牌”。
本网视点:由于日本是多个主要经济体的贸易合作伙伴,这种物价上涨的趋势也极易传导至欧美地区。中国钢材网认为,在此影响下,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加息与否)也成为关注点。一方面美国通胀压力在加强,一方面,经济恢复并不如愿,失业率依然高企、房地产市场依然萎靡。看来,在加息与否中挣扎的,不止我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