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钢材新闻连连看】蓝色预警:多空纠结 钢市难有趋势(12月5~9日)
现货钢价仍弱势运行 钢材需求遭遇增长“瓶颈” 钢铁行业“苦炼”三九
钢铁企业资金链陷危局 资金压力将钢贸商推上“两难”境地
温州钢贸商“维权”引起业界震动 长材板材走势差异化 板材经营呈弱势
钢贸商:我们该行动了! 12月份无缝管市场难言乐观
王晓光: 我们该行动了!
采访对象:河北中信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北正定国际物流园区总经理王晓光采访背景:从欧美债务危机到国内货币从紧;从广东沿海到西北边陲;从发达的华东到正剧变的中部,从矿石压港的码头到产钢大省河北……今年8月份以来,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层面下,我国的钢贸流通再度经受着煎熬:价格倒挂、出货迟缓、行情低迷……“怎么办”的话题再度让钢贸商纠结。
王晓光:“去年说不能再等了那是一种紧迫感;而今年,钢贸商则身陷危机,‘不能再等了’应该变为我们该行动了!”
2010年7月8日,现代物流报记者就钢贸商的困惑采访了河北中信国际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光,说到转变经营模式时他说:“不能再等了!”
2011年11月23日,寒风疾驰碎叶落。记者再访王晓光。这次王晓光说:“去年说‘不能再等了’那是一种紧迫感;而今年,钢贸商则身陷危机,‘不能再等了’应该变为‘我们该行动了!’”
现代物流报:以您自己在钢贸行业的实战感触来讲,您认为钢贸商目前最要紧的是做哪些调整?
王晓光:瘦身,赶紧瘦身!一个企业,不管大小,模式弊端和结构矛盾,在行情好或者盈利的情况下,是暴露不出来的。只有盈余的水平覆盖不住支出,弊端和矛盾才凸显出来。
尤其是大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在不盈利或者亏损的状态下,庞大的运营支出和财务费用,不仅溢满账面,甚至成为企业的财务负担,使得企业的有限资金不能发挥“好钢用到刀刃上”的良效。这时,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调整梳理管理结构、转让不必要的场地等必选动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个钢贸商,曾租用了20亩地用来做仓库,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吊装天车及固有装卸工人等,这些结构性开支每年达150多万元。在拿到资源就挣钱的物资匮乏时期,他的确有过辉煌。如今,时代变了,无论是用钢企业还是钢贸流通企业,市场库存都在萎缩。加上2003年以来,钢贸企业及从业人员增加了不少,下游客户也被大范围分流,这种情况下,这位钢贸商的出货量,由曾经一年的二、三十万吨,回落至现在一年出货量不足十万吨。内行人一算账就清楚,在钢铁业微利时代,这点儿出货量带来的利润与巨大支出早已让他难以为继。尽管赔了很多钱,但他还苦撑了很久。
直到今年上半年,他为自己的企业“瘦身”。钢厂代理由三家减到一家,将整个场地、天车都外包了,工人重新调整。现在他如释重负。通过外包抽回的资金,一部分在正定物流园区购置房产进行资产投资,将来货物、仓储委托管理,除了仓储和吊装外,不存在有其他开支,这样费用就可以做到可控。其余资金,他一部分用在了融资上面,还留了一部分资金,等待合适的项目及行情机会出现即可投资运作。
你看,这位钢贸商通过“瘦身”,不仅大大降低了资金风险,而且还减轻了经营压力,还为自己赢得了机动资金,等待有效投资机会。所以,在行情低迷需求乏力的现在,钢贸商“瘦身”是一个必要而不错的选择。
现代物流报:现在,发展中的北方,不少地区都在招商引资。与此同时,这些地区往往会出台配套诸如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这些方面,您怎么看,有什么建议?
王晓光: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特区及东南沿海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就出台了很多就业、置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举措为当地经济变革立下卓著功勋。那时,不少企业借此发展壮大起来。比如万科、创维等集团。
进入新世纪后,山东泰安为整合当地钢贸流通资源、升级流通市场,实施了市场用地政策的新举措。那时候,当地划定一个区域,集中供应土地,并统一规划。当地的钢贸商根据自己的实力,有的置地10亩,有的置地20亩……这些拿到地的钢贸商入驻并根据规划建设后,形成了一个大市场。不仅功能得到了提升,资源也得以集中。
那些置地的钢贸商,2003年前后付出的资金,每亩地还不到4万元,锁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成本。如今,再去置地,每亩地的价位都要比过去高十多倍,现在在河北置地每亩大约在40万~50万元,而且,土地还不好拿到。这是什么概念?当年那些钢贸商置地成了一种资产性投资,不仅现在大幅增值了,并且可以拿它到银行融资。这样的政策,让河北与山东钢贸商在实力上拉开了距离。
现在,不少南方企业到北方来了,为什么?因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南方的优惠政策出台基本上差不多了,而这两年,北方不仅招商引资力度大了,而且出台的优惠政策要比南方密集得多。这是最主要的动力和诱因。南方企业看准北方这些机遇,就像当年国内外有识之士和有识之企看准了南方的机遇一样。他们清楚,优惠政策意味着低成本,成本越低就意味着相对利润越高。
而有些钢贸商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毕竟,安于现状流于传统,往往会错失很多机遇。政策虽然有连续性,但是优惠政策有一个特点,就是“机遇性”。所以,机会来了,一定要抓住,即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当然,这些政策机遇不是某个人的,机遇来了,要大家一起分享,因为只有共同分享才能迎来一个行业和群体的发展壮大。我们的物流园区,是在国家推动大力发展物流业的历史机遇中发展起来的,在园区这个大平台、大整体中,我们园区的商户也同样在分享地方在增值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能使同样企业在税费上节省很多。说白了,在行情不好时,省钱也是挣钱呀!
现代物流报:现在,钢铁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资本市场亦日渐成熟,有的钢贸商将现货同资本运作连在一起做,那么,一个成熟的钢贸商应该持有什么样经营理念?
王晓光:11月19日,在上海参加了第五届陆家嘴金融文化节活动,并成为中国投资家俱乐部成员,成员都来自行业高端,与来自华尔街美林银行、欧洲期货交易所、台湾康和期货经理事业(股)公司、GEN2展腾资产管理公司及众多实战投资专家,就国际金融市场展望、量化投资技术、台湾CTA管理模式、程序化交易技术等内容进行面对面的实战经验交流。
交流中,来自中国台湾的资深人士说,前些年,美国热钱每年都要从台湾套走几百亿元的资金。相比较而言,中国大陆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需要尽快完善各个环节和相应机制建设。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因素必须团结合作,并要加快发展,使资本市场尽快成熟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资本市场才能减少财富损失,也只有这样,中国的财富才有可能免于被境外资本掠夺。
资本市场的严峻形势,与金融属性趋强的钢铁产品价格波动,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未来,都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钢贸商作为从业者,岂能安身事外?所以,从业者必须尽快熟悉和掌握与钢铁相关的金融产品运行规律与必要操作,必须学会用资本工具为现货经营避险。比如,这几波钢材价格下跌,南方的钢贸商就没有北方的钢贸商压力大。南方把期货做为避险工具,期货为现货分流了部分风险,而且把危机转化成了机遇。
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期货是技术层面的,做现货不懂期货时会显得被动;但做现货的要是懂期货的话,那么,在市场运营上就能赢得更多的主动,就能规避更多的风险。
我们的物流园区将来要导入上述理念,不定时和专业的分析师和市场观察研究队伍进行交流,并与全国资本市场投资高手及基金经理人合作,把入驻钢贸商纳入到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为企业经营、资本运作、融资和项目运作拓展更大的空间。有了资源,在有行情时,可以把资源作为融资工具,获得银行授信赢得资金,然后可以根据市场实际,利用资金优势到市场上选取优势项目,使资源、资本、资金、项目等形成的链条上的优势随时都可以得以发掘,并在这个平台产生稳定的效益,为钢贸商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把握更多的机会。
这样运作,不仅主业丢不了,渠道也丢不了。现在的市场形势告诉我们,传统的营销模式不可行了,钢贸商完全可以将资源优势通过各种变通,形成一种流动的资本模式,并让其在土地、房产、证券、股权、融资等多元化的优势出现时,有自动遴选对接高效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在钢铁流动行业。
孙子兵法中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者在己,可胜在敌。”在金融环境之严峻,经济复苏之艰难,钢铁行情之低迷的形势下,钢贸商可以通过“瘦身以降成本”、“抓住优惠政策”、“实施资金自救”、“掌握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努力,尽可能地保存实力。
关键是,我们该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