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有微调可能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外部对中国市场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生变,这些都导致流入国内的资金流向出现逆转,“热钱”流出的苗头初现。根据央行网站21日最新更新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总额比9月末净减少248.92亿元。这是自2008年1月以来,金融机构外汇占款首次呈现月度负增长。
外汇占款月度负增长确实罕见,此前,该现象在2007年12月份出现过,不过,业内人士猜测,那是由于当时财政部用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注资中投所致。不过,央行表示,10月份数据为初步数据。
据海关总署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10月中国贸易顺差170.33亿美元。而商务部日前的数据则显示,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为83.34亿美元。两者之和约1600亿元人民币左右。路透社21日援引中金公司在最新的利率策略周报中的估计称,外汇占款在10月份出现了多年来没有过的净减少,与“热钱”大幅流出有关。而根据以上数据,10月热钱的流出规模大约为1800亿元。中金公司在利率周报中也指出,考虑到外需放缓、美元走强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已不大,外汇占款未来将出现趋势性的减少。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公布的数据为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包括中国央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在内的金融体系因净结汇而投入的人民币,而与货币供应量直接有关的央行外汇占款的减少可能更多些。
在赵庆明看来,10月外汇占款减少是由贸易项下外汇净收入减少、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其他项下流入减少或流出增加等综合因素导致。“这与国际上看空中国经济,尤其是9月末香港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报价出现逆转等因素有关,导致居民更倾向于持有外汇和积极购汇。”赵庆明说。实际上,在离岸远期市场,从10月开始,美元兑人民币NDF与国内中间价连续多个交易日倒挂,种种迹象表明,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现象已减缓。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高利表示,房地产投资和外部需求的下滑,中国经济正在下行通道中继续滑落。虽然政策的微调正在积极发生,但目前的力度难以阻止经济的趋势性下滑,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的投资热情正在降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外汇占款负增长也是美元流动性紧张的体现。从9月底至10月初,欧美债务危机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资金回流美元和美元资产的趋势明显。在多个交易日,美元都是开盘后在盘中冲高,这意味着全球对美元的需求量很大。而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为了平仓手上到期的美元头寸也需要大量美元,因此,10月央行在市场上很可能是净投放外汇。
值得注意的是,外汇占款的负增长,也给予了货币政策更多的操作空间。丁志杰指出,外汇占款负增长在他看来是个好事情,可以由此看出外汇储备的增长是可逆的,而这种下降对控制由此造成的国内信贷规模增长和基础货币供应扩张也是有益的。
赵庆明也说,央行外汇占款少增、不增甚至净减少,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角度看是求之不得的事。过去几年央行发行央票、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保持流动性的相对稳定。如果外汇占款持续减少,央行就存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看,货币条件并不会因为外汇占款的减少而发生大的变化,年底前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年内仍是诸如略微增加信贷额度、调整动态差别准备金率参数、减少公开市场回笼量为主的“微调”。
这也印证了央行在日前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表态,央行表示,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把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的总量调节与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结合起来,并根据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状况和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对有关参数进行适度调整,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自我保持稳健和调整信贷投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