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梳理,2月经济的脉络已经大致清晰。在维持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水平的双面夹击下,政策面,尤其是货币政策又将走向何方呢?
自去年初以来,央行已经三次加息、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连续几个月通胀水平仍居高不下。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按照目前通胀发展态势,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次联合出击抑通胀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3月末或双率齐动
记者了解到,因未来物价压力有增无减,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正处洪峰期且外汇占款高居不下,市场普遍认为3月底至4月初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和加息一次。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上半年央行可能会调整1~2次存款准备金率,且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他分析说,存准率仍有上调空间,3~4月央票到期量将达超1万亿,而且外汇占款没有出现下降趋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也说道,由于货币政策主要关注物价,在物价没有明显回落前,无论加息或上调存准的可能性都很大。
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也表示,通胀有所提高,利率政策需要权衡,是当前重点需要使用的工具。央行新闻稿还称,将有效管理流动性,防止价格过快上涨。
“为抑制通胀预期和稳定存款,央行需要将货币紧缩手段适当前移。”沈明高认为,今年还将有三次加息,时间不好确定,但如果这个周末加息,我不会觉得意外。
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孟原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加息的方向是确定的。由于稳健货币政策下要求实际利率应为正,且央行暗示利率仍是未来主要调控工具,其次才是存准率,预计3月底前就可能再次加息。通胀压力仍在加大:受房地产和粮食价格推动,今年2~3季度期间CPI仍倾向于上行。同时,PPI有可能在年中前接近10%。暗示通胀压力短期很难减缓。
李迅雷亦指出,后期货币政策的运用可能会相对谨慎,“两会”结束时即下周末很可能是紧缩政策出台的敏感时间窗口。“‘两会’结束后可能会有一次加息。”
公开市场加息信号已现
事实上,上述业内人士的预期已经在公开市场能看到一些信号。
本周四(3月10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320亿元3个月期央票,对应利率意外上调16个基点至2.7944%。同日进行的720亿元91天期正回购中标利率,也较前一期上升15个基点至2.8%。至此,央行本周共净回笼100亿元,一举结束此前连续16周净投放。事实上,央票利率往往被解读为加息前兆。特别是当基准的1年期央票利率上行后,加息预期也会陡升。
“本周3月期央票和正回购利率意外跳升,主要为应对回笼需要”,某固定收益研究员认为,“由于再上调存准率空间有限,为对冲近期大量到期资金,央行更可能采用公开市场操作。考虑到目前经济增长仍不确定,央行加息仍偏向于谨慎,预计4月央行加息概率较大。值得一提的是,翘尾因素可能会使3月CPI稳定在5%附近。这同样会提升央行加息概率。”
东方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立峰表示,CPI、PPI的继续高企,以及2月份工业增加值均显示出实体经济非常强劲。“尽管此前政府多次收缩流动性,但实体经济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目前实体经济的发展良好,为进一步实施紧缩政策提供了空间。”
左小蕾:加息并不意味着紧缩
不过,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提到,短期内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还是会以保持经济增长、通胀压力可控为目标,即便有一些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动作,也不能单纯的解读为紧缩政策。
左小蕾进一步表示,加息与否不能简单根据CPI或单一数据确定。目前通胀形势没有根本变化,故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
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应当注意加息和上调存准率所适用的条件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同影响。
“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针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双管齐下也有其必要性。”李立峰称,加息是管理层用来抑制通胀预期的工具,准备金率是回收流动性的最佳工具。
前述分析师认为,针对回收流动性,实际上央票发行和准备金率上调的效果是一样的。“如果央行能够一周发出3000亿元央票,那么不调准备金率也能回收相同规模的流动性。”
李迅雷表示,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存款准备金率和信贷工具比较有效,而利率工具的杀伤性更大些。
同时,他分析指出,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所以利率工具相对不太好用。“公开市场利率倒挂仍然存在,加息到位才可能缓解;但基准利率上浮,二级市场的收益率水平会相应提高。”
本网视点:由于稳健货币政策下要求实际利率应为正,且央行暗示利率仍是未来主要调控工具,其次才是存准率,预计3月底前就可能再次加息。中国钢材网认为,近期钢价有企稳迹象,如果3月底加息预期增大,对4月份钢价复苏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目前,资金已经成为很多钢贸商头上的“紧箍咒”,越发紧缩的信贷,将会“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