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丹麦哥本哈根国际大会上承诺日本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25%以来,在落实过程中遭到本国钢铁业等九大产业部门的公开反对,他们认为该减排目标远高于一些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因而将影响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尽管如此,日本各行业仍积极发展低碳技术,钢铁业在日本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下,在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政府主导6家企业共同参与在日本政府的主导下,2008年启动的炼铁工序减排二氧化碳30%的重大研发项目正加速进行。该项目为日本政府计划到2050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50%的长远重大研发项目,由政府及相关机构组织新日铁、JFE钢铁、住友金属、神户制钢、日新制钢和新日铁工程6家企业共同进行,计划到2030年完成实用化技术,到2050年全部推广应用,目前正加速进行中。
1.首先是提高焦炉煤气的含氢量,然后将其送入高炉代替焦炭承担还原剂的作用,可使吨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10%。承担这一项目的是JFE钢铁和新日铁,其关键是炉内还原技术的研发和降低成本。它们考虑到焦炉煤气作还原剂后,燃料部门还得购入城市煤气代替,于是在JFE钢铁的京滨厂展开了用比焦炉煤气含氢量高的城市煤气喷入高炉进行还原铁矿石的工业性试验,初步效果尚好,这一项目有望提前实现。
2.通过对高炉煤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和封存,可使吨铁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新日铁君津厂正借鉴电力部门先行一步开发成功的化学吸收法来进行工业性试验,该项目的重点是解决成本较高的问题。JFE钢铁福山工厂为解决这一问题,自行研发成功对二氧化碳的物理吸附法(PSA),并于2011年2月28日在福山工厂建成试用装置并正式开展了中试,为以后扩大规模和降低成本并进行实用化推广累积数据。
该物理吸附法利用气体吸附性的不同,将高炉煤气加压使其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吸附在吸附剂上,然后再将吸附剂减压后将二氧化碳等回收。该法的成本低于化学吸收法,有利于以后的推广使用。新建成的ASCOM-3#中试装置,面积为525平方米,采用直列两段式PSA系统。回收二氧化碳的一段PSA为内径750毫米、长1200毫米的三塔式;回收一氧化碳的PSA为内径900毫米、长1755毫米的两塔式。二氧化碳的回收能力为3吨/天,建设费用为4.3亿日元。去年试运行的二氧化碳浓度达99%、回收率达70%,回收二氧化碳的成本为2000日元/吨,新装置由于规模加大有望进一步改善成本。日本企业计划今年上半年先对京滨厂去年建成的小型试验用PSA装置进行运行中试,然后在下半年正式转入本装置的中试,到2012年再综合试验成果,对装置改进后连续中试,以重点验证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的幅度,以期早日实用化,仅福山厂采用此法后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达400万吨。
3.二氧化碳回收后还须封存于安全地点方为有效。从先行一步的美国的实践来看,送往附近油气田注入井下地层处值得借鉴,这可提高石油的采收率,但日本本土没有油气田,电力公司正为在近海海底储存二氧化碳勘测合适的封存地点。负责此项工作的为新日铁工程,除须深入了解国内外的二氧化碳贮封技术外,还须从降低成本出发以及借鉴钢铁和化工行业利用二氧化碳生产化肥、甲醇和超临界提纯剂的做法。